[发明专利]一种同层驱压结合动用剩余地质储量的重复改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607639.0 | 申请日: | 2018-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055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2 |
发明(设计)人: | 李建山;陆红军;汪澜;康博;李向平;卜军;李转红;杨军侠;王飞;吕小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3/16 | 分类号: | E21B43/16;E21B43/20;E21B43/26;E21B43/267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徐文权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质储量 射孔 侧向 老井 同层 重复 表面活性剂 插管封隔器 补充能量 双重效益 压裂改造 油田开发 有效动用 作业成本 封套 采收率 厚油层 净压力 剩余油 有效地 油井 单井 封隔 关井 扩压 起钻 渗析 新缝 压裂 钻具 改造 积压 上层 封闭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同层驱压结合动用剩余地质储量的重复改造方法,首先对厚油层进行底部射孔,利用双上封套压钻具封隔原有射孔段,对新射孔段RS驱油表面活性剂,注入完成后上起钻具,利用插管封隔器进行封闭,关井渗析扩压驱油一段时间后,对上层进行重复压裂改造,实施老井体积压裂技术,提升缝内净压力,开启侧向新缝,扩大侧向剩余油的有效动用,提高油井单井产量和最终采收率。本发明可操作性强,能够实现压裂和驱油补充能量双重效益,有效地提高了老井剩余地质储量的动用程度,降低了作业成本,能够较大幅度地提高油田开发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田勘探开发井下作业技术中的一种油井重复压裂工艺,具体的说是应用于超低渗透油层提高老井单井产量的同层驱压结合动用剩余地质储量的重复改造方法。
背景技术
低压、低渗、低产油藏厚度较大,纵向上均质性较强,开发初期采取中上部集中射孔,菱形反九点的注采井网,经过长时间的生产之后,注入水延高渗层突进,纵向上低渗层动用严重不均,导致油藏中上部采出程度较高,底部储层由于物性较差,动用程度较低,剩余油富集,成为油井措施增产的潜力层。前期采取常规老裂缝充填完善重复压裂技术,由于改造规模有限,措施增产效果有限,措施后递减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同层驱压结合动用剩余地质储量的重复改造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能够有效地提高油井的单井产量和最终采收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同层驱压结合动用剩余地质储量的重复改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射孔准备:在油层底部进行射孔加工;
2)驱油液准备:将CRS表面活性剂配制成驱油性压裂液;
3)驱油液注入施工:采用双上封套压注入管柱,下封为插管式封隔器,将驱油性压裂液注入射孔,挤注结束后,将插管式封隔器丢手,封隔注入段,封闭渗析扩压驱油24小时以上;
4)压裂施工准备:采用双封选压压裂施工管柱,底封用来保护插管式封隔器,使用活性水低替出井筒内的液体,并以0.5-3.0m3/min的施工排量坐封插管式封隔器,确保后续施工液体与砂量进入地层;
5)提升施工排量至4.0-5.0m3/min,采用低粘降阻水按照130-200g/cm3的砂浓度携带支撑剂,充填开启的天然裂缝;
6)以施工排量4.0-5.0m3/min泵注胍胶交联液,按照240-567g/cm3的砂浓度携带支撑剂对主裂缝进行有效充填;
7)以4.0-5.0m3/min的施工排量用活性水顶替井筒内的携砂液进入地层,完成整个施工。
进一步地,步骤1)中射孔厚度为3.0-5.0m,射孔密度为16孔/米。
进一步地,步骤2)中将CRS表面活性剂与水按照浓度3.75kg/m3进行配制得到驱油性压裂液。
进一步地,步骤3)中将驱油性压裂液以3.0m3/min的排量在射孔注入800-1000m3。
进一步地,步骤4)中使用活性水以0.5m3/min的施工排量进行低替出井筒内的液体。
进一步地,步骤5)中支撑剂为40-70目之间的石英砂。
进一步地,步骤6)中支撑剂为20-40目之间的石英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0763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桥式筛管
- 下一篇:一种直读式智能分注配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