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建筑新风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1607694.X | 申请日: | 2018-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957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9 |
发明(设计)人: | 姜坪;林熙龙;张元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24F7/08 | 分类号: | F24F7/08;F24F13/28 |
代理公司: | 杭州中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01 | 代理人: | 韩洪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排风 外墙 排风系统 室内排风 新风系统 新型建筑 全热换热器 新风进风口 新风送风口 风机能耗 空气阻力 排风风机 使用寿命 维护方便 下排风口 新风风机 运行费用 分流管 集流管 上出口 上横管 下横管 换热 减小 冷量 立管 居室 均衡 | ||
1.一种新型建筑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新风进风口(1)、新风风机(2)、新风送风口(3)、下排风口(4)、排风风机(5)、排风下横管(6)、排风分流管(7)、排风立管(8)、排风集流管(9)、排风上出口(10)、排风上横管(11)、居室(12)、第一外墙(13)和第二外墙(14),所述居室(12)右侧的第一外墙(13)上部设置有新风进风口(1),所述新风进风口(1)内侧安装有新风风机(2),所述新风风机(2)上安装有新风送风口(3),所述下排风口(4)设置在居室(12)左侧的第二外墙(14)下部,所述下排风口(4)与排风下横管(6)相连通,所述排风下横管(6)内设置有排风风机(5),所述排风下横管(6)设置在第二外墙(14)内部的下端,所述排风下横管(6)的左端与排风分流管(7)相连通,所述排风分流管(7)与若干排风立管(8)的底端相连通,所述排风立管(8)设置在第二外墙(14)内部,所述排风立管(8)的顶端与排风集流管(9)相连通,所述排风集流管(9)设置在第二外墙(14)内部的上端,所述排风集流管(9)上连通有排风上横管(11),所述排风上横管(11)上安装有与居室(12)外界相连通的排风上出口(1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建筑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风机(2)上安装有可拆卸式PM2.5处理装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建筑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立管(8)的数量有多根,所述排风立管(8)均匀并排分布在第二外墙(14)内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建筑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分流管(7)、排风立管(8)和排风集流管(9)均为高导热管。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建筑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风机(5)和新风风机(2)均为变速风机。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建筑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立管(8)的数量有多根,所述排风立管(8)均匀分布在居室(12)内所有的外墙内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建筑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进风口(1)、新风送风口(3)、下排风口(4)和排风上出口(10)的开口位置均设置有百叶、格栅中的任意一种遮挡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理工大学,未经浙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07694.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深度除湿节能新风机组
- 下一篇:新风系统的控制方法、装置及新风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