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实现二维场景与三维场景实时互相嵌入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607876.7 | 申请日: | 2018-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2730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9 |
发明(设计)人: | 钱苏晋;张日;熊江舟;邵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恒泰实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T15/00 | 分类号: | G06T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盛峰律师事务所 11337 | 代理人: | 席小东 |
地址: | 100190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现 二维 场景 三维 实时 互相 嵌入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实现二维场景与三维场景实时互相嵌入的方法,包括:共享显控端在CPU上创建一个新线程;新线程在GPU上创建一个新的第二DirectX渲染模块;在显存中复制当前的显存数据;压缩后通过网络发送给被共享显控端;被共享显控端渲染出M维场景帧,进而实现将共享显控端渲染到的M维场景帧,嵌入到被共享显控端渲染到的N维场景中。优点为:本发明不仅能实现二维场景与三维场景的相互嵌入,而且,能够实现二维场景与三维场景的实时相互嵌入,从而用于实现将共享显控端渲染到的M维场景,嵌入到被共享显控端渲染到的N维场景中;并且,在被共享显控端,可以直接对嵌入的M维场景进行原生交互和展示,从而满足人们多种使用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场景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实现二维场景与三维场景实时互相嵌入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二维场景应用和三维场景应用为相互独立的应用,二维场景应用和三维场景应用相互集成存在天然的技术壁垒。如果用户需要在二维场景应用呈现的二维场景中嵌入三维场景,一般采用以下三种方式:通过二维场景应用的网页浏览器集成WebGL三维;在二维场景应用中整体嵌入进程容器;对二维场景应用的整体技术架构进行调整。上述三种方式或存在瓶颈限制或存在不稳定性;而向三维场景应用中呈现的三维场景中嵌入二维场景,局限性更大。
因此,现有技术无法满足人们实现二维场景与三维场景相互嵌入的需求。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实现二维场景与三维场景实时互相嵌入的方法,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一种实现二维场景与三维场景实时互相嵌入的方法,用于实现将共享显控端渲染到的M维场景,嵌入到被共享显控端渲染到的N维场景中;具体包括两种情形,第一种情形,将二维显控端渲染到的二维场景,嵌入到三维显控端渲染到的三维场景中,此时,二维显控端为共享显控端,三维显控端为被共享显控端,M维场景为二维场景,N维场景为三维场景;第二种情形,将三维显控端渲染到的三维场景,嵌入到二维显控端渲染到的二维场景中,此时,三维显控端为共享显控端,二维显控端为被共享显控端,M维场景为三维场景,N维场景为二维场景;
则:将共享显控端渲染到的M维场景,嵌入到被共享显控端渲染到的N维场景中,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共享显控端具有多个第一DirectX渲染模块;每个所述第一DirectX渲染模块用于对对应的对象进行渲染操作;基于API Hook原理,确定所述共享显控端当前正在运行的第一DirectX渲染模块;
步骤2,所述共享显控端在CPU上创新一个新线程;所述新线程在所述共享显控端GPU上创建一个新的第二DirectX渲染模块;因此,所述第二DirectX渲染模块运行于所述共享显控端的GPU;
步骤3,所述共享显控端配置显存共享的触发按钮,当所述显存共享的触发按钮被触发时,所述新线程实时监测所述第一DirectX渲染模块是否完成当前M维场景帧的渲染;如果没有完成,则继续监测等待;如果完成,所述新线程向所述第二DirectX渲染模块发送通知消息;同时,所述新线程开始对下一个第一DirectX渲染模块的渲染进度进行监测;每当监测到当前M维场景帧被渲染完成时,即向所述第二DirectX渲染模块发送一条通知消息;
步骤4,每当所述第二DirectX渲染模块在接收到所述通知消息后,在显存中复制当前的显存数据,即:当前的M维场景帧;
步骤5,所述第二DirectX渲染模块对复制到的所述M维场景帧进行场景帧压缩处理,得到M维压缩场景帧;
步骤6,所述第二DirectX渲染模块将所述M维压缩场景帧发送到所述共享显控端的内存发送队列中等待发送;
步骤7,所述共享显控端将所述内存发送队列中的M维压缩场景帧,按照UDP协议发送给所述被共享显控端的接收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恒泰实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恒泰实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0787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