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节能电采暖储热材料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607935.0 | 申请日: | 2018-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392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8 |
发明(设计)人: | 聂颖;谷灿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衢州寰宇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K5/06 | 分类号: | C09K5/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4004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采暖 储热材料 固体物料 反应釜 节能 制备 改性三元乙丙橡胶 轻质碳酸钙 双辊开炼机 碳化硅微粉 真空干燥箱 保压冷却 储能材料 活性白土 搅拌溶解 相变材料 质量分数 硅胶粉 硅藻土 偶联剂 膨润土 钪掺杂 放入 混炼 控温 吸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节能电采暖储能材料的制备方法:按质量分数,将硅藻土、活性白土和膨润土混合均匀后放入到真空干燥箱中,干燥后得到固体物料;将相变材料加入到反应釜中,升温,搅拌溶解;然后将干燥好的固体物料加到反应釜中,控温搅拌,以充分吸附;然后加入钪掺杂改性三元乙丙橡胶、碳化硅微粉、硅胶粉、轻质碳酸钙和偶联剂,混合均匀后投入到双辊开炼机中,经混炼,然后模压,保压冷却后即可得到一种节能电采暖储热材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储热材料技术领域,具体关于一种节能电采暖储能材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储热介质吸收太阳辐射或其他载体的热量蓄存于介质内部,环境温度低于介质温度时热量即释放。
热量以显热、潜热或两者兼有的形式储存。显热是靠储热介质的温度升高来储存。常温下水和卵石均为常用的储热材料,水的储热量是同样体积石块的3倍。潜热储存是利用材料由固态熔化为液态时需要大量熔解热的特性来吸收储存热量。热量释放后介质回到固态,相变反复循环形成贮存、释放热量的过程。
CN109021931A公开了一种以无机玻璃作为储热介质的相变储热材料制备方法,属于中高温相变储热材料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制备无机玻璃;将无机玻璃进行研磨、烘干,制得干燥的无机玻璃粉末;采用粉末压制烧结或高温熔浸法将所制得的干燥玻璃粉与基体材料制备成相变储热材料。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成本较低,易大规模生产,对高温相变储热材料具有重要意义。
CN109021927A 公开了一种用于储热式电暖器的相变储热材料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以该相变储热材料组合物的总重量为100%计,其包括0.5-10wt%的比热增强材料、0.05-0.5wt%的分散剂,余量为相变储热材料。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用于储热式电暖器的相变储热材料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及该用于储热式电暖器的相变储热材料组合物作为储热式电暖器储热介质的应用。本发明所提供的用于储热式电暖器的相变储热材料组合物是一种储热密度更大,储热能力更强的储热介质,在不增加储热介质质量的基础上可以提高储热式电暖器的储热能力。
以储热材料制备的电采暖设备以节约能源而受到广泛的应用,但现有的储热材料仍有着相变温度过高,热能维持时间较短,储热材料自身易挥发的缺点。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节能电采暖储能材料的制备方法。
一种节能电采暖储能材料的制备方法,制备技术方案如下:
按照质量份数,将25-35份的硅藻土、12-17份的活性白土和3-8份的膨润土混合均匀后放入到真空干燥箱中,在90-120℃下干燥8-12h得到固体物料;将30-50份的相变材料加入到反应釜中,升温到55-65℃,搅拌溶解;然后将干燥好的固体物料加到反应釜中,控温60-80℃,搅拌50-80min,以充分吸附;然后加入100-500份的钪掺杂改性三元乙丙橡胶、5-15份的碳化硅微粉、1-5份的硅胶粉、0.8-1.8份的轻质碳酸钙和1.6-2.8份的偶联剂,混合均匀后投入到双辊开炼机中,55-75℃下混炼5-10min,然后在75-95℃、5-10MPa的条件下模压20-30min,保压冷却后即可得到一种节能电采暖储热材料。
所述的偶联剂为二乙烯三胺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或异丙基二油酸酰氧基(二辛基磷酸酰氧基)钛酸酯或双(二辛氧基焦磷酸酯基)乙撑钛酸酯。
所述的相变材料由癸酸、PEG6000、聚氨丙基双胍硬脂酸盐、油酸、大豆油基乙基吗啉氮鎓乙基硫酸盐按照质量比8.1-8.6:1.4-1.8:0.08-0.2:0.1-0.5:0.001-0.008组成。
所述的钪掺杂改性三元乙丙橡胶按照以下方法制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衢州寰宇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未经衢州寰宇信息咨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0793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