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轮胎生产线冷却防堵胶型自动递头模块在审
申请号: | 201811608089.4 | 申请日: | 2018-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160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6 |
发明(设计)人: | 赵崎峰;邓仕林;管俊;李烨;陈琳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橡胶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23/04 | 分类号: | B65G23/04;B65G15/02;B65G47/64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持衡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5107 | 代理人: | 黄玮;马兰 |
地址: | 541004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下层输送带 弧形摆动 从动辊 输出端 轮胎生产线 防堵 冷却 输送带 弧形输送带 从动带轮 距离加大 输送间隔 输送状态 气驱动 输入端 主动辊 下摆 胶品 铰装 下端 上层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轮胎生产线冷却防堵胶型自动递头模块,包括设于下层输送带输出端与上层输送带输入端之间的弧形摆动架,所述弧形摆动架上设有连接在上方主动辊和下方从动辊之间的弧形输送带,所述弧形摆动架的下端铰装并在气驱动元件带动下摆向或摆离上、下层输送带,弧形摆动架的铰装点处于从动带轮的下方,弧形摆动架摆向上、下层输送带时,所述从动辊与下层输送带输出端之间对接,弧形摆动架摆离上、下层输送带时,从动辊与下层输送带输出端分离而形成避免卡胶的输送间隔。本发明在自动递头时,从动辊与下层输送带输出端形成对接而利于制品的自动递头;在胶品输送状态时,从动辊与下层输送带输出端之间的距离加大可避免堵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轮胎生产线设备部件,具体为一种轮胎生产线冷却防堵胶型自动递头模块。
背景技术
轮胎半成品挤出后温度很高,需要经过喷淋冷却把温度降至常温。
常规技术中,轮胎半成品需经过两次喷淋冷却工序,两次喷淋冷却工序分别在上、下层的输送带上进行,头道喷淋冷却工序完成于下层输送带,头道喷淋冷却完成后由冷却递头装置将轮胎半成品运送至上层输送带上继续喷淋冷却。
所述冷却递头装置为设于上、下层输送带输入端、输出端的弧形输送带,所述弧形输送带设于弧形摆动架上,所述弧形摆动架铰装于下层输送带的输出辊旁,弧形摆动架的铰装点与弧形输送带的从动辊同心,即弧形输送带的从动辊与下层输送带的输出辊并排设置,弧形输送带的从动辊与下层输送带的主动辊之间形成较小的间隙。
为保证下层输送带上的胶片通过弧形输送带而传送至上层输送带上(行业上称之为递头,此时的弧形摆动架向内摆动转向上层输送带),胶体(因重力下垂)会堵在从动辊与主动辊的小凹隙内,在胶片输送时(弧形摆动架向外摆动转离上层输送带),卡住的胶体会被强行扯出而造成机械扯伤,影响胶片质量。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轮胎生产线冷却防堵胶型自动递头模块。
能够解决现有技术问题的轮胎生产线冷却防堵胶型自动递头模块,其技术方案包括设于下层输送带输出端与上层输送带输入端之间的弧形摆动架,所述弧形摆动架上设有连接在上方主动辊和下方从动辊之间的弧形输送带,所不同的是所述弧形摆动架的下端铰装并在气驱动元件带动下摆向或摆离上、下层输送带,弧形摆动架的铰装点处于从动辊的下方而使弧形摆动架的摆动中心与从动辊的旋转中心不重合,弧形摆动架摆向上、下层输送带时,所述从动辊与下层输送带输出端之间对接,弧形摆动架摆离上、下层输送带时,从动辊与下层输送带输出端分离而形成避免卡胶的输送距离。
所述输送间隔设计在70mm~130mm之间。
所述输送间隔优选设计在90mm~110mm之间。
所述气驱动元件的一种结构包括气缸,所述气缸的缸体于弧形摆动架下方铰装,气缸向上的缸杆铰连弧形摆动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轮胎生产线冷却防堵胶型自动递头模块在自动递头状态时,弧形输送带的从动辊与下层输送带输出端形成对接(即间隔变小),因而有利于制品的自动递头;在胶品输送状态时,弧形输送带的从动辊与下层输送带输出端之间的距离加大,可避免堵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显示为胶品输送状态即弧形摆动架摆离上、下层输送带。
图2为图1实施方式中的自动递头状态即弧形摆动架摆向上、下层输送带。
图号标识:1、下层输送带;2、上层输送带;3、弧形摆动架;4、从动辊;5、主动辊;6、弧形输送带;7、输送间隔;8、气缸;9、左右位置调节锁紧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橡胶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桂林橡胶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0808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板材分切后自动分流输送机构
- 下一篇:一种安检仪滚筒与输送带调节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