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适用于发酵液中残糖含量检测的分析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608705.6 | 申请日: | 2018-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062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1 |
发明(设计)人: | 王振鸿;贺丽;黄从辉;郭德乐;巴建省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永乐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38 | 分类号: | G01N1/38;G01N21/31 |
代理公司: | 河南大象律师事务所 41129 | 代理人: | 田永红;王克鹏 |
地址: | 4574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酵液 残糖 含量检测 上清液 二次混合 离心处理 水杨酸法 分析 移液管 移液枪 试管 稀释 清液 检测 | ||
本发明涉及适用于发酵液中残糖含量检测的分析方法;对发酵液进行6000转离心处理10‑15min,用移液枪吸取上清液至试管中,吸取清液时要防止沉淀物二次混合;用移液管精确吸取上清液,进行5‑50倍数的稀释,之后按“水杨酸法”进行检测。本分析方法能够大幅度提高发酵液中残糖含量的准确性和平行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分析化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适用于发酵液中残糖含量检测的分析方法。
背景技术
发酵工程是生物工程领域的主要分支之一,大多以葡萄糖为原料,通过微生物转化为不同用途的产品,但“发酵液中还原糖的检测”是生产控制中基本分析项目。常用于检测还原糖的方法有斐林试剂法和水杨酸法。发酵液中还原糖浓度底时用斐林试剂法检测,煮沸时易爆沸,影响分析结果,且存在安全隐患。直接采用水杨酸法,无法消除菌体等悬浮物对检测结果的干扰,数据平行性差。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适用于发酵液中残糖含量检测的分析方法;可大幅度提高发酵液中残糖含量的准确性和平行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适用于发酵液中残糖含量检测的分析方法;第一步:对发酵液进行离心处理,用移液枪吸取上清液至试管中,吸取清液时要防止沉淀物二次混合;第二步:用移液管精确吸取上清液,进行5-50倍数的稀释,之后按“水杨酸法”进行检测。
优选的,对发酵液进行6000转离心处理10-15min。
优选的,用移液管精确吸取上清液后,进行10倍数的稀释。
优选的,在进行“水杨酸法”中测吸光值时,试样温度的要和做标准曲线时,保持相近的温度。
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对发酵液进行6000转离心处理10-15min预处理。再使用“水杨酸法”进行检测。能够实现消除发酵液中菌体对检测结果的干扰,提高分析的准确性和平行性。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适用于发酵液中残糖含量检测的分析方法;第一步:对发酵液进行离心处理,用移液枪吸取上清液至试管中,吸取清液时要防止沉淀物二次混合;第二步:用移液管精确吸取上清液,进行5-50倍数的稀释,之后按“水杨酸法”进行检测。
优选的,对发酵液进行6000转离心处理10-15min。
优选的,用移液管精确吸取上清液后,进行10倍数的稀释。
优选的,在进行“水杨酸法”中测吸光值时,试样温度的要和做标准曲线时,保持相近的温度。
首先,对发酵液采用6000转离心机对发酵液进行预处理10-15min,用移液枪吸取上清液至试管中,吸取清液时要防止沉淀物二次混合。用移液管精确吸取上清液,进行适当10倍数的稀释,之后按“水杨酸法”进行检测。“水杨酸法”中测吸光值时,试样温度的要和做标准曲线时,保持相近的温度。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永乐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河南永乐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0870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