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海绵城市雨水循环渗蓄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11610002.7 | 申请日: | 2018-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408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6 |
发明(设计)人: | 吕敦玉;余楚 | 申请(专利权)人: | 吕敦玉 |
主分类号: | E03B3/02 | 分类号: | E03B3/02;E01C1/00;E01C5/04;E01C11/22;E03F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50061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海绵 城市 雨水 循环 结构 | ||
本发明一种海绵城市雨水循环渗蓄结构公开了一种在非承重路面底部设置蓄水腔,并通过外挡板框配合透水板进行蓄水的逐步渗透排出,进而进行雨水循环渗蓄的结构。对雨水进行储蓄,而后再进行渗透,减少地表径流。其特征在于路面板置于底板的正上方,所述路面板通过支托柱和底板相连接,所述支托柱中部置有中空管廊,所述支托柱中间窄、上端和下端宽,两个导流板分别置于路面板的两侧,所述导流板高度低于路面板,所述导流板和路面板的连接位置为斜面过渡,两个外挡板框分别位于支托柱的两侧,所述外挡板框套置于导流板和底板上,所述外挡板框和支托柱之间置有蓄水腔。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种海绵城市雨水循环渗蓄结构,涉及一种针对降水量大的地域进行雨水存蓄的循环渗蓄结构,属于市政工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在非承重路面底部设置蓄水腔,并通过外挡板框配合透水板进行蓄水的逐步渗透排出,进而进行雨水循环渗蓄的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城市路面硬化,到处都是不透水材料铺装,改变了原有自然生态本底和水文特征,城市建设导致雨水的地表径流增加,对雨水的渗透能力下降,在降水量较大的季节或低于,容易引发路面积水,因此海绵城市的概念被引出,对雨水进行吸收、储蓄、渗排等作用,缓解城市排水压力,现有的会在地表以下设置蓄水池,需要进行专门的开放挖土,工程量大,还需要设置密封层,内部的蓄水结构复杂,蓄水量有限,且不能够和社区内的非承重路面结合,以减少施工,以及对原始土层的破坏,且都通过先渗透再蓄水,渗透流量小于降水量时,仍然会存在积水问题。
公告号CN205399639U公开了一种用于海绵城市生态地面系统中的导水装置,其包括蓄水槽、导水管和排水装置,蓄水槽上方设有盖板,盖板与蓄水槽的槽壁之 间设有用于流入雨水的入水口,导水管顶端连通至蓄水槽的底部,导水管底端与排水装置 相连接,排水装置呈圆盘状结构,排水装置的边缘处设有圆形的排水口。该导水装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收集雨水并加速雨水的下渗,但是在降雨量较大的地区使用上述导水装置,会导致雨水全部由排水装置排至其他区域,造成其他区域积水等情况。
公开号 CN106703158A公开了一种海绵城市渗排结构及海绵城市水循环系统,包括顺次联通的海绵城市渗排结构、净滞结构和用水结构,其中海绵城市渗排结构的渗水表层贯穿布置有多根溢流管,排水透层中埋设有带孔盲管,每根溢流管位于排水透层的一端与带孔盲管联通,带孔盲管的一端联通至净滞结构,该结构其连续处理量有限,蓄水能力较差。
发明内容
为了改善上述情况,本发明一种海绵城市雨水循环渗蓄结构提供了一种在非承重路面底部设置蓄水腔,并通过外挡板框配合透水板进行蓄水的逐步渗透排出,进而进行雨水循环渗蓄的结构。对雨水进行储蓄,而后再进行渗透,减少地表径流。
本发明一种海绵城市雨水循环渗蓄结构是这样实现的:本发明一种海绵城市雨水循环渗蓄结构由路面板、中空管廊、支托柱、外挡板框、分隔肋板、连通槽、挡水砌块、安装块、导流板、安装槽、底板和透水板组成,路面板置于底板的正上方,所述路面板通过支托柱和底板相连接,所述支托柱中部置有中空管廊,所述支托柱中间窄、上端和下端宽,两个导流板分别置于路面板的两侧,所述导流板高度低于路面板,所述导流板和路面板的连接位置为斜面过渡,两个外挡板框分别位于支托柱的两侧,所述外挡板框套置于导流板和底板上,所述外挡板框和支托柱之间置有蓄水腔,多个分隔肋板分别置于蓄水腔内,且将蓄水腔内分隔为大小相等的多个存水腔,所述外挡板框上置有多个方形槽,且方形槽内置有透水板,所述透水板上开有多个透水槽,所述透水槽的直径从内向外逐渐增加,所述导流板上开有多个安装槽,且和下方的多个存水腔一一对应,所述安装槽一侧槽壁上开有多个连通槽,所述连通槽圆形槽,且直径从上向下逐渐减小,所述连通槽贯穿导流板,且和存水腔相连通,多个安装块分别置于多个安装槽内,所述安装块外侧置有多个橡胶凸点,挡水砌块置于安装块上,所述挡水砌块宽度大于安装块宽度,且挡水砌块长度大于安装块长度,相邻的两个挡水砌块端面相贴合,所述挡水砌块两端端面上分别置有橡胶垫,所述挡水砌块底部置有密封垫,且和导流板相贴合,所述外挡板框为金属框,且表面置有防腐涂层,所述中空管廊宽度小于支托柱中部宽度的二分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吕敦玉,未经吕敦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1000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