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力变矩器的泵轮或涡轮和其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610939.4 | 申请日: | 2018-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7983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7 |
发明(设计)人: | 李茂辉;李璐;许青;胡勋 | 申请(专利权)人: | 法雷奥凯佩科液力变矩器(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41/24 | 分类号: | F16H41/24;F16H41/26;F16H41/2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谭华 |
地址: | 21115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力变矩器 涡轮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液力变矩器的泵轮或涡轮,包括:多个叶片(2),每个叶片(2)具有与其一体形成的壳部分(21),所述壳部分(21)沿圆周方向设置在叶片(2)的仅一侧上;中心环(1),叶片(2)的径向内端连接至该中心环。相邻叶片(2)的壳部分(21)密封地接合在一起,构成泵轮或涡轮的壳。本发明还涉及用于制造上述泵轮或涡轮的方法和包括上述泵轮或涡轮的液力变矩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液力变矩器的泵轮或涡轮以及包括这样的泵轮或涡轮的液力变矩器。特别地,所述泵轮或涡轮的每个叶片具有与其一体形成的壳部分。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制造这样的泵轮或涡轮的方法。
背景技术
通常,在自动变速的机动车辆的发动机和变速器之间设置液力变矩器。液力变矩器用于通过使用流体(通常为油)将发动机的驱动动力传递到变速器,起到传递扭矩和变矩的作用。液力变矩器包括连接到发动机曲轴的泵轮和连接到变速器输入轴并由所述泵轮驱动的涡轮,以及分别附接到所述泵轮和涡轮的泵轮壳和涡轮壳。传统上,泵轮或涡轮到泵轮壳或涡轮壳的附接需要专门的步骤。此外,泵轮和涡轮都包括相当大数量的叶片,例如,30-50个叶片,并且叶片具有用于引导流体流动的复杂形状。因此,常规的涡轮或泵轮的制造是繁琐、耗时且昂贵的。
美国专利US5465575公开了一种液力变矩器,其泵轮和涡轮由各自包括一半的叶片的两个半体组成。这两个半体通过中心环拼接在一起组成泵轮和涡轮,而两个半体的叶片沿圆周方向交替排列。每个半体都可以在一次步骤中一体地制造。但是,所述液力变矩器的泵轮壳或涡轮壳与泵轮或涡轮仍然是分离的部件。泵轮和涡轮的叶片的径向外端附接到泵轮壳或涡轮壳,从而仍然需要单独的附接步骤。
美国专利申请US2017241530A1公开了一种用于液力变矩器的涡轮组件,其中涡轮包括沿径向剖开的两个涡轮部分,每个涡轮部分的壳体和叶片是一体的。在生产所述涡轮组件时,这两个涡轮部分需要由金属或合金材料铸造或由热塑性材料模制。这增加了上述涡轮部分的制造成本。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旨在解决常规的液力变矩器的泵轮或涡轮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液力变矩器的泵轮或涡轮,其中泵轮或涡轮的叶片与其壳部分是一体的,并且能够使用金属片材通过冲压制造,从而可以大幅节省制造成本。
所述目的是通过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用于液力变矩器的泵轮或涡轮实现的,其包括:多个叶片,每个叶片具有与其一体形成的壳部分,所述壳部分沿圆周方向设置在叶片的仅一侧上;中心环,叶片的径向内端连接至该中心环。相邻叶片的壳部分密封地接合在一起,构成泵轮或涡轮的壳。
由于叶片与壳部分是一体的,且壳部分仅设置在叶片的一侧上,所以这种叶片能够通过冲压由金属片材在一次步骤中一体地形成,从而节省了制造成本,节约了制造时间。
根据本发明的泵轮或涡轮还可以单独或组合地具有以下特征中的一个或多个。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泵轮或涡轮还包括芯部环,所述芯部环的横截面具有弓形轮廓。叶片在其与壳部分相对的轴向内边缘处具有形状与芯部环相匹配的弓形凹口。芯部环可放置在该弓形凹口内。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叶片在凹口处设置有突片,并且所述芯部环具有用于接收所述突片的狭槽。突片穿过狭槽,然后通过滚轧将所述芯部环连接到叶片。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多个叶片沿圆周方向顺序地编号为奇数编号叶片和偶数编号叶片,并且所述奇数编号叶片与中心环一体地形成第一叶片组件。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泵轮或涡轮还包括外环,叶片的径向外端连接至该外环。偶数编号叶片与外环一体地形成第二叶片组件。可选地,所述泵轮或涡轮还包括内环,叶片的径向内端连接至该内环。偶数编号叶片与该内环一体地形成第二叶片组件。通过奇数编号叶片和偶数编号叶片分别地形成第一叶片组件和第二叶片组件,所述泵轮或涡轮的结构得以进一步简化,部件数量进一步减少,从而更加简化了泵轮或涡轮的组装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法雷奥凯佩科液力变矩器(南京)有限公司,未经法雷奥凯佩科液力变矩器(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1093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