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荧光检测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1611863.7 | 申请日: | 2018-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816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1 |
发明(设计)人: | 张谅;赵铁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N21/64 | 分类号: | G01N21/64;G01N21/01 |
代理公司: | 厦门智慧呈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2 | 代理人: | 杨唯 |
地址: | 130000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荧光检测装置 样品放置 光学检测机构 外壳体 检测 传递效率 待测样品 光路损耗 检测设备 样品荧光 组件连接 激发光 荧光 体内 转化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荧光检测装置,涉及检测设备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荧光检测装置结构复杂、检测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该装置包括外壳体,在所述外壳体内设有样品放置组件和光学检测机构,其中,所述样品放置组件的底部与所述外壳体形成固定连接;所述光学检测机构与所述样品放置组件连接以接收所述样品放置组件的样品荧光并将其转化为电信号。本发明的荧光检测装置结构简单,可同时对多个待测样品进行检测,同时提高了激发光和荧光的传递效率,减少了光路损耗,提高了光的利用率,提高了检测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荧光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荧光检测装置是高压液相色谱常用的检测器,用紫外线照射色谱馏分,当试样组分具有荧光性能时,即可被检出。随着基因工程改造荧光素酶的成功,化学荧光探测生物信息日渐成熟。在相应的化学反应中,荧光的产生是来自于荧光素的氧化。通过荧光素酶和ATP进行反应,可以检测人体细胞、细菌、霉菌、食物残渣。荧光素酶在遇到目标底物时能够产生光子,底物浓度越高,产生的光子越多,通过探测光强度可以间接判断目标底物的浓度。
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中的荧光检测装置至少具有缺点:现有的荧光检测仪器体积较大,结构复杂,不便于携带,且造价高,无法普及。同时,现有的荧光检测装置的光学系统,存在潜在的荧光串扰,导致检测误差较大,检测准确率下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荧光检测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荧光检测装置结构复杂、检测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荧光检测装置,包括外壳体,在所述外壳体内设有样品放置组件和光学检测机构,其中,所述样品放置组件的底部与所述外壳体形成固定连接;所述光学检测机构与所述样品放置组件连接以接收所述样品放置组件的样品荧光并将其转化为电信号。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样品放置组件包括底座和设置在所述底座上且可相对于所述底座转动的承载体,在所述底座内设有用于容纳所述承载体的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的上端为开口型结构。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在所述底座上设有与所述容纳腔相连通的开口,所述开口用于使所述承载体放入或取出所述容纳腔内。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在所述容纳腔的底面上设有环形滑道,在所述承载体的底部设有滑块,所述滑块能够卡接在所述滑道上,以使所述承载体通过所述滑块相对于所述滑道转动。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在所述承载体的上部对称的设有多个放置孔,其中,所述放置孔关于所述承载体的中心呈中心对称设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在所述底座的上方还设有顶盖,所述顶盖与所述底座的容纳腔上方形成固定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在所述顶盖上设有关于所述顶盖的中心呈中心对称的至少两个观察孔,所述观察孔的大小与所述放置孔的大小相一致。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光学检测机构设置在所述顶盖的上方,并且,所述光学检测机构的固定件设置在至少一个所述观察孔上方,所述固定件为圆筒中空型结构。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在所述光学检测机构内且位于所述固定件正上方倾斜设有二向色镜,与所述二向色镜相平行的设有反射镜,其中,所述二向色镜和所述反射镜倾斜与水平面呈45°角。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放置孔位于所述二向色镜的一个出光方向上;在所述反射镜的上方设有光源,在所述二向色镜的另一出光方向上依次设有荧光带通滤光片、聚光透镜以及光电传感器,其中,所述光电传感器与信号处理装置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未经吉林省农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1186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