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酰胺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612025.1 | 申请日: | 2018-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4943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6 |
发明(设计)人: | 刘亮;俞建;李荣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会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77/02 | 分类号: | C08L77/02;C08L77/06;C08L51/06;C08L51/04;C08L23/08;C08K7/14;C08J3/22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5 | 代理人: | 汪贵艳 |
地址: | 230088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酰胺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酰胺组合物,其由聚酰胺、增韧母粒、成核剂、偶联剂、玻璃纤维组成,其中的增韧母粒由聚酰胺6、增韧剂、增韧协效剂、抗氧剂和润滑剂制备而成。将增韧组分采用自配的增韧母粒的形式添加,一方面提高了增韧组分在聚酰胺中的分散,另一方面提高了增韧组分与聚酰胺的反应程度,极大的提高了增韧效果,同时保留了材料较好的机械强度,使得制得聚酰胺组合物同时兼顾优异的刚性和韧性。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聚酰胺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聚酰胺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酰胺(俗称尼龙,英文缩写为PA)是指高分子链上含有极性酰胺基团(-NH-CO-)的一类高分子材料的总称,是五大通用工程塑料中品种最多、产量最大、用途最广、综合性能优异的一类工程材料,因其机械性能、耐热、耐磨性、耐化学品性等综合性能优越,被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动工具、电子电器、航空航天等领域。
随着社会的发展,工程材料所面临的使用环境越来越苛刻,对性能的要求也越开越高,常常需要其同时具有较高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和冲击强度等。为了满足这一需求,近年来尼龙材料的改性方法主要是添加玻璃纤维和增韧剂对其进行增强增韧改性,玻璃纤维的添加能够明显提高材料的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及模量,增韧剂的加入可以提高材料韧性。但是通常情况下,加增韧剂对玻纤增强材料进行增韧改性后,材料的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相应下降,导致材料刚性和韧性不能同时兼顾。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聚酰胺组合物,将增韧组分采用自配的增韧母粒的形式添加,一方面提高了增韧组分在聚酰胺中的分散,另一方面提高了增韧组分与聚酰胺的反应程度,极大的提高了增韧效果,同时保留了材料较好的机械强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聚酰胺组合物,其由以下组分按重量份数组成:
所述的增韧母粒由聚酰胺6、增韧剂、增韧协效剂、抗氧剂和润滑剂制备而成。本发明将增韧组分制成增韧母粒的形式添加到聚酰胺材料中,既提高了增韧组分在聚酰胺中的分散,同时又提高了增韧组分与聚酰胺的反应程度,大大提高了其增韧效果,进一步的,增韧母粒中增韧剂和增韧协效剂共同作用进一步提高了增韧效果且保持了优异的力学强度。
进一步的,所述聚酰胺为聚酰胺6或聚酰胺66中的一种。
进一步的,所述成核剂为纳米蒙脱土、纳米滑石粉、褐煤酸盐、苯甲酸钠、对二甲二亚苄基山梨醇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偶联剂为硅烷偶联剂,所述的硅烷偶联剂可以是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60)、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等中的一种,还可以是上述硅烷偶联剂中几种的复配,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硅烷偶联剂仅仅是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硅烷偶联剂均适用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述玻璃纤维为短切玻璃纤维、连续玻璃纤维中的一种。
进一步的,所述的增韧母粒中各组分的重量份数如下:
优选的,所述增韧剂为马来酸酐接枝三元乙丙橡胶、马来酸酐接枝聚烯烃弹性体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的,所述的增韧剂中马来酸酐的接枝率为0.5%~1.5%,更优选的,所述增韧剂中马来酸酐的接枝率为0.5%~1.0%。本发明中对马来酸酐接枝率进行进一步的限定,使得本发明中聚酰胺组合物更进一步的增韧,且保有优异的力学强度。
优选的,所述增韧协效剂为乙烯-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共聚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会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会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1202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