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谐波减速器礼帽型柔轮的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612432.2 | 申请日: | 2018-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005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2 |
发明(设计)人: | 王星;杨学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国森科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5/14 | 分类号: | B23P15/14 |
代理公司: | 广州恒华智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99 | 代理人: | 姜宗华 |
地址: | 523808 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高新技***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谐波减速器 柔轮 制造 表面应力状态 材料利用率 调质热处理 回火处理 节省材料 喷丸处理 时效处理 正火处理 半精车 变形量 探伤 粗车 滚齿 精车 良率 模锻 下料 检验 | ||
一种谐波减速器礼帽型柔轮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下料、来料检验、模锻、正火处理、回火处理、粗车铣、探伤、调质热处理、半精车铣、时效处理、精车铣、滚齿、喷丸处理。上述制造方法可以节省材料成本提高材料利用率、降低加工过程中的变形量提高良率、降低成本浪费的风险、并且可以获得较好的表面应力状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礼帽型柔轮的制造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谐波减速器礼帽型柔轮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谐波减速器是一种减速装置,由三个基本构件所组成:固定的内齿刚轮、柔轮、和使柔轮发生径向变形的波发生器。中国专利CN104308482A公开了一种弹性柔轮的制作工艺,该制作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制造毛坯,再对毛坯进行轧制,打碎柔轮内部的晶界组织;(2)对轧制后的零件进行锻打和热处理,调整柔轮的内部组织结构,使得柔轮内部组织逐渐趋近于均匀化,并逐渐获得较好的硬度;(3)对零件进行粗加工;(4)再对零件进行热处理,使零件内部组织均匀细化;(5)对零件进行精加工;(6)对零件进行表面处理。采用上述方案后,使得柔轮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
然而,上述制造方法明显缺少对礼帽型柔轮法兰边缘的孔的加工工序,并且锻造后热处理对柔轮材质细化晶粒、组织均匀性的处理不够彻底。此外,加工中只有一道粗车铣加工去余量工艺,对于薄壁件来说去除余量过大易造成零件体变形。
发明内容
本发明技术方案是针对上述情况的,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谐波减速器礼帽型柔轮的制造方法,所述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待加工的材料输送至加工位置,并检验材料的用量;
步骤二、对待加工的材料成分的检验;
步骤三、利用模具使毛坯成型而获得柔轮的锻件;
步骤四、正火处理;
步骤五、回火处理;
步骤六、通过车床对柔轮进行粗车铣加工,去除柔轮的余量;
步骤七、探测柔轮内部的裂纹或缺陷;
步骤八、对柔轮进行调质热处理;
步骤九、通过车床对柔轮进行半精车铣加工,二次去除柔轮的余量;
步骤十、时效处理;
步骤十一、通过车床对柔轮进行精车铣加工,将柔轮的所有尺寸车削到位;
步骤十二、对柔轮采用滚刀加工齿到位;
步骤十三、喷丸处理。
进一步,在所述步骤二中,来料检验包括:硬度检验、金相检验、带状检验和化学成分检验。
进一步,在所述步骤三中,柔轮单边余量留3~5mm。
进一步,在所述步骤四中,将柔轮加热到Ac3温度以上30~50℃后,保温一段时间出炉空冷。
进一步,在所述步骤五中,将柔轮重新加热到低于下临界温度Ac1的温度,保温一段时间后在空气或水、油等介质中冷却。
进一步,在所述步骤六中,柔轮单边余量留0.5~1mm。
进一步,在所述步骤九中,柔轮单边余量留0.2~0.35mm。
进一步,在所述步骤十中,对柔轮采用高温时效加热温度至500℃后随炉冷却至室温。
进一步,在所述步骤十二中,滚刀为孔式滚刀或者整体式滚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国森科精密工业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国森科精密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1243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