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传动轴扭转减振器在审
申请号: | 201811612521.7 | 申请日: | 2018-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678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3 |
发明(设计)人: | 张志军;唐禹;夏元烽;徐建春;王红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15/124 | 分类号: | F16F15/124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50123 | 代理人: | 徐先禄 |
地址: | 400023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从动法兰 主动法兰 扭转减振器 支撑法兰 汽车传动轴 传动轴 后桥 传动轴夹角 内花键配合 抵抗 配合 动力传递 紧固连接 配合连接 器小齿轮 同轴设置 正常行驶 轴向间隙 内花键 平顺性 万向节 主减速 齿轮 传动 减小 前部 倾覆 弯矩 噪声 缓和 保证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传动轴扭转减振器,包括扭转减振器本体,其特征是:扭转减振器本体包括与传动轴配合连接的主动法兰、前部与该主动法兰配合的从动法兰、与从动法兰的后部配合且与主动法兰紧固连接的支撑法兰;主动法兰、从动法兰和支撑法兰同轴设置,且从动法兰与主动法兰和支撑法兰均为轴向间隙配合;从动法兰的中部及后部内设有内花键,主减速器小齿轮轴与从动法兰的内花键配合。其能够抵抗传动轴夹角带来的附加弯矩,有效抵抗万向节引起的倾覆作用,适应传动轴与后桥夹角较大的情况;能够提高传动的平顺性;能够缓和后桥齿轮冲击、减小噪声,又能保证车辆正常行驶时的动力传递。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传动系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传动轴扭转减振器。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用户对汽车振动噪声关注越来越高。对于后驱车辆,传动轴和后桥是传动系统关键零部件,后桥主减速器小齿轮前端连接传动轴,在换挡或者急加速、急减速工况,传动轴扭矩发生突变,后桥主减速器小齿轮与大齿轮之间会产生碰撞甚至多次反复碰撞现象,碰撞传递至车内会产生很大的噪声与冲击振动。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在后桥主减速器小齿轮轴与传动轴之间增加够缓和冲击的柔性连接装置。目前汽车上主要以挠性联轴器为主;对于独立式后桥,由于后桥与传动轴之间的夹角可以在设计过程中就做的很小,后桥自身跳动量小,传统的挠性联轴器通过扭转刚度的合理设计,可以满足该类传动系统的需求。对于整体式后桥,传统的挠性联轴器只安装在变速器输出轴与传动轴之间,而不布置在传动轴与后桥之间;原因是在汽车行驶过程中,后桥运动复杂,会在上下方向、前后方向有很大的位移量,传动轴与后桥小齿轮之间的夹角变化很大,难以维持在一个较小的值;当传动轴与后桥夹角过大时,如果继续采用传统的挠性联轴器,会使联轴器产生倾覆变形,同时带来高阶振动,恶化车内地板、座椅振动及车内噪声。因此,需要设计一种适用于传动轴与后桥夹角较大的扭转减振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传动轴扭转减振器,其能够抵抗传动轴夹角带来的附加弯矩,有效抵抗万向节引起的倾覆作用,适应传动轴与后桥夹角较大的情况;能够提高传动的平顺性;能够缓和后桥齿轮冲击、减小噪声,又能保证车辆正常行驶时的动力传递。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汽车传动轴扭转减振器,包括设在传动轴与主减速器小齿轮轴之间并与两者配合连接的扭转减振器本体,其特征是:所述扭转减振器本体包括与传动轴配合连接的主动法兰、前部与该主动法兰配合的从动法兰、与所述从动法兰的后部配合且与所述主动法兰紧固连接的支撑法兰;所述主动法兰、从动法兰和支撑法兰同轴设置,且所述从动法兰与所述主动法兰和支撑法兰均为轴向间隙配合;所述从动法兰的中部及后部内设有内花键,所述主减速器小齿轮轴与所述从动法兰的内花键配合。
进一步,所述主动法兰和支撑法兰的中部均设有轴孔,且所述主动法兰和支撑法兰上沿轴向均对应设有多个沉台孔;所述从动法兰上配合有多个套管,该套管与所述主动法兰和支撑法兰上的沉台孔一一对应,且其前端通过主动法兰上沉台孔的沉台面限位、后端通过支撑法兰上沉台孔的沉台面限位;所述从动法兰的前部具有与所述主动法兰轴孔配合的前轴管、后部具有与所述支撑法兰轴孔配合的后轴管,螺栓穿过所述主动法兰上的沉台孔、从动法兰上的套管、支撑法兰上的沉台孔与螺母紧固连接;所述内花键设在所述从动法兰的中部及后轴管内。
进一步,所述从动法兰上设有多个通孔,每个通孔内均配合连接有减振橡胶;所述套管与所述减振橡胶的中部配合。
进一步,所述减振橡胶上沿所述从动法兰的轴向设有多个弧形通孔。
进一步,所述弧形通孔为两个,并相对于所述套管对称设置。
进一步,所述减振橡胶通过硫化的方式与从动法兰和套管连接。
进一步,所述主动法兰的前面具有凸台,该凸台上设有螺纹孔,螺栓穿过所述传动轴与所述主动法兰上的螺纹孔配合连接。
本发明有益的技术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1252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橡胶阻尼耗能减振装置
- 下一篇:低陀螺效应飞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