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套管的封堵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612585.7 | 申请日: | 2018-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795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0 |
发明(设计)人: | 张睿荫;李晓娇;杨中峰;刘承炜;江凌飞;文云飞;强海萍;徐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29/10 | 分类号: | E21B29/10;E21B33/1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周静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套管 封堵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套管的封堵方法,涉及石油开采领域。该方法可以将组装好的膨胀管系统下放至目标位置,使该膨胀管系统中的膨胀管管柱位于套管的漏失段。然后可以通过泵车对该膨胀管系统进行多次打压,使得胀头可以分段多次挤压膨胀管管柱,使该膨胀管管柱可以逐段发生塑性变形。该胀头分段挤压膨胀管管柱的过程中,对膨胀管管柱的损伤较小,保证了该膨胀管管柱发生塑性变形的可靠性。因此,可以将该膨胀管管柱的厚度设计的较小,采用该厚度较小的膨胀管管柱对该套管进行封堵后,该套管的通径较大,封堵效果较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油开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套管的封堵方法。
背景技术
在石油开采过程中,需要在井内设置支撑油井或气井的井壁的套管。但是在油气勘探以及油气井增产作业等过程中,套管容易发生变形、磨损、腐蚀穿孔或挤毁等问题,导致套管漏失。
相关技术中,一般采用膨胀管管柱对套管的漏失段进行封堵。但是,为了保证膨胀管管柱在膨胀的过程中发生塑性变形的可靠性,该膨胀管管柱的厚度较大,导致通过膨胀管管柱修补后的套管的通径较小,封堵效果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套管的封堵方法,可以解决相关技术中通过膨胀管修补后的套管的通径较小,封堵效果较差的问题。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套管的封堵方法,所述套管设置在井内,所述套管包括漏失段;所述方法包括:
组装膨胀管系统;
将所述膨胀管系统下放至目标位置,使所述膨胀管系统中的膨胀管管柱位于所述漏失段;
将泵车与所述膨胀管系统连接;
重复执行下述操作,直至将所述膨胀管系统中的胀头上提至井口:
启动所述泵车,通过所述泵车对所述膨胀管系统进行打压;
当所述膨胀管系统中的胀头向井口移动第一间距后,控制所述泵车停止工作,并将所述膨胀管系统的压力卸压为零,所述第一间距小于所述膨胀管管柱的长度;
下放所述胀头至所述目标位置后,重新上提所述胀头,直至所述胀头无法继续上提。
可选的,在将所述膨胀管系统下放至目标位置的过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膨胀管系统每下放一段距离,在所述膨胀管系统与所述套管之间加注液体。
可选的,在将所述膨胀管系统下放至目标位置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检查所述膨胀管系统与所述套管之间的液体的液面是否到达井口;
当所述膨胀管系统与所述套管之间的液体的液面未到达井口时,在所述膨胀管系统与所述套管之间继续加注液体,直至所述膨胀管系统与所述套管之间的液体的液面不再上升。
可选的,所述膨胀管系统包括:液压缸、胀头、膨胀管管柱、锁紧器、锚定器、卸压开关、短节、安全接头和油管;所述组装膨胀管系统,包括:
将所述液压缸的一端与丝堵连接,所述液压缸的另一端与所述胀头的一端连接;
将所述胀头的另一端与所述膨胀管管柱的一端的连接;
将所述短节穿过所述膨胀管管柱,将所述短节的一端与所述液压缸的另一端连接,并将所述短节的另一端与所述安全接头的一端连接,将所述安全接头的另一端与所述油管的一端连接;
将所述锁紧器套接在所述油管上,并设置在所述膨胀管管柱的另一端,
将所述锚定器套接在所述油管上,并设置在所述锁紧器远离所述膨胀管管柱的一端;
将所述油管的另一端与油管悬挂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1258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场景地图编辑系统、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低温共烧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