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废弃油气井临近工作面采动过程中的灾害预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612966.5 | 申请日: | 2018-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796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1 |
发明(设计)人: | 王伯生;秦继荣;李辉;宋文健;吴凤东;何力;靳峰;李雅阁;王建超;汤春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地方煤矿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7/00 | 分类号: | E21B4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文君;王文红 |
地址: | 10001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气井 地表 动量 水平变形量 平移 下沉量 地表水 实测 灾害预测 废弃 套管 采动 采煤工作面 煤矿 安全隐患 基础数据 生产效率 移动观测 远距离 测点 取样 安全生产 预测 安全 | ||
1.一种废弃油气井临近工作面采动过程中的灾害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S1、在煤矿选取废弃油气井临近的采煤工作面,收集所述采煤工作面的基础数据;
S2、在煤矿地表设置移动观测线,设置测点,得出地表下沉量、地表水平移动量和地表水平变形量;通过数据分析得出煤矿地表下沉系数、水平移动系数、主要影响角正切值、上山移动角和下山移动角;
S3、结合煤矿的煤岩力学参数和油气井管道的力学参数,运用数值模拟软件,得出油气井套管破坏所能承受的地表下沉量、地表水平移动量和地表水平变形量;
S4、通过对比实测地表下沉量、实测地表水平移动量、实测地表水平变形量和油气井套管破坏所能承受的地表下沉量、地表水平移动量和地表水平变形量,来判断油气井是否破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弃油气井临近工作面采动过程中的灾害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在煤矿选取距废弃油气井180~300m的采煤工作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弃油气井临近工作面采动过程中的灾害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基础数据包括所述采煤工作面的采高、日推进度和工作面矿压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弃油气井临近工作面采动过程中的灾害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设置测点,对测点进行持续1年的下沉与水平移动观测,得出地表下沉量、地表水平移动量和地表水平变形量。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废弃油气井临近工作面采动过程中的灾害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运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进行采煤工作面割煤工况建模。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废弃油气井临近工作面采动过程中的灾害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运用数值模拟软件,以所述采煤工作面推进距离油气井50米、工作面推进至油气井正下方、工作面推过油气井后50米条件的3个工况进行分析,得出油气井套管破坏所能承受的地表下沉量、地表水平移动量和地表水平变形量。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废弃油气井临近工作面采动过程中的灾害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判断油气井是否破坏的阈值为:套管地表下沉量≤400mm,套管地表水平移动量≤500mm,套管地表水平变形量≤6.0mm/m;所述的三个值有一个达到阀值就算破坏。
8.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废弃油气井临近工作面采动过程中的灾害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经步骤S4判断,若油气井被破坏,则采取安全措施来保障煤矿的安全生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地方煤矿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地方煤矿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12966.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