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负压吸引组件及包含其的宫颈癌手术切除辅助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1613398.0 | 申请日: | 2018-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7474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7 |
发明(设计)人: | 刘思伟;姜秀梅;张亦喆;张亦赫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天卡迪技术开发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B17/42 | 分类号: | A61B17/42 |
代理公司: | 北京慕达星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5 | 代理人: | 李冉 |
地址: | 100076 北京市大兴***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吸引 组件 包含 宫颈癌 手术 切除 辅助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负压吸引组件及包含其的宫颈癌手术切除辅助装置,包括负压吸引杯、宫颈托、吸引管路和吸引接头一;负压吸引杯由杯体和杯座组成;杯体一端设置有杯口,另一端与杯座相连,杯座上开设有凹槽;宫颈托固定在凹槽内;宫颈托轴向穿插有支管;支管一端连通杯体,另一端依次与吸引管路、吸引接头一连接。本发明旨在通过负压吸引达到非接触式宫颈摆动支撑,避免直接接触肿瘤,从而满足腹腔镜根治性子宫切除术手术操作必须的无瘤原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手术用品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负压吸引组件及包含其的宫颈癌手术切除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发病率在女性恶性肿瘤中居第二位,在某些发展中国家甚至位居首位。宫颈癌全球每年新发病例约50万,占所有癌症新发病例的5%,其中80%以上在发展中国家。每年超过26万的妇女死于宫颈癌,主要在低、中收入国家。中国每年新发病例达13.15万,宫颈癌死亡人数每年约5.3万,约占全部女性恶性肿瘤死亡人数的18.4%。可见宫颈癌是危害我国女性健康与生命的重要疾病。早期宫颈癌的主要治疗手段是行根治性手术——根治性子宫切除术,而目前应用最广的根治性子宫切除术方式为腹腔镜根治性子宫切除术。但2018年10月31日《NewEnglandJournalofMedicine》连发两篇研究,包括MD安德森肿瘤中心和麻省总医院在内的多机构研究团队的两项研究同时表明,与开腹根治性子宫切除术相比,腹腔镜根治性子宫切除术对早期宫颈癌的治疗预后并没有优势,反而复发率更高,还增加死亡风险。通过反思,我们认为腹腔镜根治性子宫切除术存在更高的复发率及死亡率,与其术中技术相关,尤其是传统举宫器的使用严重违背手术操作的无瘤原则(传统举宫器直接压迫肿瘤),增加了宫颈癌医源性播散种植的风险。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非接触式宫颈摆动支撑,避免直接接触肿瘤的负压吸引组件及包含其的宫颈癌手术切除辅助装置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负压吸引组件及包含其的宫颈癌手术切除辅助装置,本发明旨在通过负压吸引达到非接触式宫颈摆动支撑,避免直接接触肿瘤,从而满足腹腔镜根治性子宫切除术手术操作必须的无瘤原则。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负压吸引组件,包括:负压吸引杯、宫颈托、吸引管路和吸引接头一;
其中,所述负压吸引杯由杯体和杯座组成;所述杯体一端设置有杯口,另一端与所述杯座相连,所述杯座上开设有凹槽;所述宫颈托固定在所述凹槽内;所述宫颈托轴向穿插有支管;所述支管一端连通所述杯体,另一端依次与所述吸引管路、所述吸引接头一连接。
进一步,所述杯体和所述杯座进行粘接。
进一步,电刀手术情况下,所述负压吸引杯采用不导电、耐热材质,可用单一或复合材料;超声刀手术情况下,所述负压吸引杯采用热固材质,可用单一或复合材料。
进一步,所述吸气接头为开关阀设计,与真空设备连接。
进一步,所述凹槽与所述宫颈托之间设置有密封套。
一种宫颈癌手术切除辅助装置,包含上述一种负压吸引组件,还包括:支撑杆组件、旋转把手组件和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置于所述支撑杆组件内,所述传动机构首端通过中心轴与所述支撑杆组件转动连接,尾端安装在所述支撑杆组件上,所述旋转把手组件位于所述传动机构尾端的上方,且与所述传动机构相齿合;所述杯体通过所述支管与所述传动机构首端相连,并位于所述支撑杆组件首端,所述吸引管路延伸至所述支撑杆组件尾端,并伸出所述支撑杆组件外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天卡迪技术开发研究所,未经北京航天卡迪技术开发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1339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