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和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613754.9 | 申请日: | 2018-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7156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9 |
发明(设计)人: | 金慧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G06F3/044 |
代理公司: | 北京晟睿智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603 | 代理人: | 于淼 |
地址: | 2011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 面板 显示装置 驱动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和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包括:衬底,以及位于衬底上的多条栅极线,多条栅极线沿行方向延伸、沿列方向排布;多个相互绝缘的触控电极,触控电极位于栅极线背离衬底的一侧,触控电极沿列方向排布,沿列方向相邻的两个触控电极之间形成第一刻缝,第一刻缝沿行方向延伸,在垂直于显示面板的方向上,第一刻缝和两条栅极线相交叠。通过在第一刻缝里设置两条栅极线,避免亮度补偿出错,提高显示面板亮度的均一性,改善显示面板的显示性能,提升显示面板的显示质量,减少了驱动芯片的计算量,降低了显示面板的制作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和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提供的显示面板中,设置有触控电极,一般情况下,被触控电极覆盖的其他电路结构(例如栅极线)与触控电极之间会存在耦合电容。
现有技术提供的一种触控电极的设计方式中,将公共电极分块设置以复用为触控电极,相邻的两块触控电极之间存在开缝。相应的,会有一部分栅极线位于触控电极的开缝中,而另外一部分栅极线被触控电极完全覆盖,则被触控电极完全覆盖的栅极线和触控电极的耦合电容较大、位于触控电极刻缝中的栅极线和触控电极的耦合电容较小,耦合电容不一致会造成触控电极的电压不均一,在显示面板执行显示功能时,触控电极用于实现显示功能,因而造成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不均一。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衬底,以及位于衬底上的多条栅极线,多条栅极线沿行方向延伸、沿列方向排布;多个相互绝缘的触控电极,触控电极位于栅极线背离衬底的一侧,触控电极沿列方向排布,沿列方向相邻的两个触控电极之间形成第一刻缝,第一刻缝沿行方向延伸,在垂直于显示面板的方向上,第一刻缝和两条栅极线相交叠。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本发明提供的显示面板。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用于驱动本发明提供的显示面板,显示面板包括多个像素,驱动方法包括:在一帧的时间内包括至少一个正向扫描阶段与至少一个反向扫描阶段;在正向扫描阶段,依次向多条栅极线提供正向扫描信号,其中,向不与第一刻缝相交叠的栅极线提供正向扫描信号时,数据线接收的电信号为第一正向电信号、且像素的亮度为第一亮度,向与第一刻缝相交叠的栅极线提供正向扫描信号时,数据线接收的电信号为第二正向电信号、且像素的亮度为第二亮度,第一亮度与第二亮度相同的情况下,第二正向电信号小于第一正向电信号;在反向扫描阶段,依次向多条栅极线提供反向扫描信号,其中,向不与第一刻缝相交叠的栅极线提供反向扫描信号时,数据线接收的电信号为第一反向电信号、且像素的亮度为第三亮度,向与第一刻缝相交叠的栅极线提供反向扫描信号时,数据线接收的电信号为第二反向电信号、且像素的亮度为第四亮度,第三亮度与第四亮度相同的情况下,第二反向电信号小于第一反向电信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和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至少实现了如下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显示面板中,第一刻缝里设置了两条栅极线,并且两条栅极线与触控电极均不交叠,所以第一刻缝里的两条栅极线和触控电极之间的耦合电容是相等或者相似的,本发明提供的显示面板可以根据第一刻缝的位置,对第一刻缝内的两条栅极线对应的显示画面均进行亮度补偿,并且对于位于显示面板中间位置的触控电极而言,无论在显示面板是正扫状态还是反扫状态,不仅能够保证对显示面板进行正确的亮度补偿,避免亮度补偿出错,提高显示面板亮度的均一性,改善显示面板的显示性能,提升显示面板的显示质量,而且由于显示画面中需要进行亮度补偿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不需要重新采用其他方法计算显示画面中需要进行亮度补偿的位置,即对显示画面进行亮度补偿的计算方式更简单,有利于减少驱动芯片的计算量,从而降低显示面板的制作成本。
当然,实施本发明的任一产品不必特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技术效果。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1375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