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凝汽式汽轮机的轴封溢流汽热量回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1613894.6 | 申请日: | 2018-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8839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5 |
发明(设计)人: | 邹启明;胡新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唐贵州发耳发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K17/02 | 分类号: | F01K17/02 |
代理公司: | 贵州派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2114 | 代理人: | 谷庆红 |
地址: | 553017 ***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凝汽式 汽轮机 轴封 溢流 热量 回收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凝汽式汽轮机的轴封溢流汽热量回收系统,包括汽轮机、轴封、轴封溢流管、自动调节阀A、自动调节阀B、低压加热器、凝汽器,所述轴封溢流管一端与轴封连接,另一端通过三通分别与自动调节阀A和自动调节阀B连接,所述自动调节阀A与低压加热器的蒸汽入口连接,自动调节阀B与凝汽器的入口连接,所述低压加热器的蒸汽出口与凝汽器的入口连接,所述凝汽器的出口与低压加热器的凝结水入口连接。本发明通过在轴封溢流管上设置自动调节阀A和自动调节阀B,可以根据轴封溢流管和汽轮机蒸汽管的压力差,自动调节阀门的开闭,且装个装置为机械结构,在发电厂等电磁环境复杂的工况下具有良好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火力发电机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凝汽式汽轮机的轴封溢流汽热量回收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火力发电汽轮机多采用迷宫式自密封形式的轴封系统,在机组低负荷阶段轴封采用辅助蒸汽为汽源,在机组高负荷阶段则使用汽轮机高中压的轴封溢流蒸汽来密封低压轴封,由于高中压的溢汽量随着发电机组的负荷逐步增加,轴封溢流量也随之增加,所溢流出的蒸汽目前直接被排入凝汽器中冷却凝结成水,轴封溢流汽直接排到凝汽器,不仅造成热量损失,而且增加凝汽器热负荷,影响冷端性能,造成部分热量未被完全利用,导致机组经济性下降,为解决问题,申请号为201820584562.9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汽轮机的轴封溢流蒸汽回收系统,该专利利用控制器,在设备处于高负荷阶段时,将轴封溢流汽导入到低压加温器中,利用热能,但是该系统主要是通过电子仪器进行检测和控制,在高温高湿及磁场干扰的工况条件下,电子设备的可靠性能低,设备容易出现问题,影响发电厂正常运行。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凝汽式汽轮机的轴封溢流汽热量回收系统,可以解决现有技术电子控制器可靠性能差的问题。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凝汽式汽轮机的轴封溢流汽热量回收系统,包括汽轮机、轴封、轴封溢流管、自动调节阀A、自动调节阀B、低压加热器、凝汽器,所述轴封溢流管一端与轴封连接,另一端通过三通分别与自动调节阀A和自动调节阀B连接,所述自动调节阀A与低压加热器的蒸汽入口连接,自动调节阀B与凝汽器的入口连接,所述低压加热器的蒸汽出口与凝汽器的入口连接,所述凝汽器的出口与低压加热器的凝结水入口连接,所述汽轮机通过汽轮机蒸汽管与低压加热器的蒸汽出口连接,所述自动调节阀A和自动调节阀B分别设有驱动器A和驱动器B,所述驱动器A和驱动器B均分别与汽轮机蒸汽管和轴封溢流管连接。
所述自动调节阀A与自动调节阀B的结构相同,均包括阀体、阀杆,所述阀体的内部设置有阀座,所述阀杆下部从阀体上部插入阀体内,阀杆下部设有阀芯,阀杆与阀体之间设有密封环A,所述阀杆与阀体之间设有阻尼器。
所述驱动器A和驱动器B的结构相同,均包括外壳、膜片,所述外壳通过连接杆安装在阀体上部,所述外壳通过膜片分隔成上隔室和下隔室,膜片下部与阀杆连接,阀杆与外壳之间设有密封环B。
所述驱动器A的上隔室和驱动器B的下隔室通过管道与汽轮机蒸汽管连接,驱动器A的下隔室和驱动器B的上隔室通过管道与轴封溢流管连接。
所述膜片的投影面积是阀芯投影面积5至8倍。
所述阀杆与阀体之间设有两个阻尼器,阻尼器平行安装在阀杆两侧,阻尼器下部与阀体铰接,阻尼器上部与阀杆铰接。
所述自动调节阀A上的阻尼器的阻尼系数比自动调节阀B上的阻尼器的阻尼系数小。
所述阻尼器为粘滞阻尼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轴封溢流管上设置自动调节阀A和自动调节阀B,可以根据轴封溢流管和汽轮机蒸汽管的压力差,自动调节阀门的开闭,且装个装置为机械结构,在发电厂等电磁环境复杂的工况下具有良好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唐贵州发耳发电有限公司,未经大唐贵州发耳发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1389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