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硅烷偶联修饰的链霉亲和素浓度检测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1614376.6 申请日: 2018-12-27
公开(公告)号: CN109632708A 公开(公告)日: 2019-04-16
发明(设计)人: 董明利;刘小龙;张雯;祝连庆;何巍;张乾坤;娄小平 申请(专利权)人: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主分类号: G01N21/45 分类号: G01N21/45
代理公司: 北京市科名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8 代理人: 陈朝阳
地址: 100085 北***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链霉亲和素 修饰 干涉结构 生物素 硅烷 偶联 双锥 光谱仪 拟合曲线 浓度检测 干涉谱 传感器灵敏度 浓度检测系统 干涉光谱图 亲和素溶液 特异性结合 波长解调 宽带光源 数据处理 线性度 折射率 波谷 级联 下链 制备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硅烷偶联修饰的链霉亲和素浓度检测方法,包括:制备双锥级联Mach‑Zehnder干涉结构;利用硅烷偶联的方式在双锥Mach‑Zehnder干涉结构的一个锥区修饰生物素;将修饰生物素的双锥Mach‑Zehnder干涉结构与ASE宽带光源、光谱仪构成链霉亲和素浓度检测系统;利用链霉亲和素与生物素特异性结合的原理,改变链霉亲和素溶液的浓度即改变了锥区周围环境的折射率,根据在光谱仪上得到不同浓度下链霉亲和素溶液干涉光谱图,选取对比度最大的波谷进行波长解调,得到其在不同链霉亲和素溶液浓度下的干涉谱,对干涉谱进行数据处理并拟合曲线得到传感器灵敏度和线性度,通过该拟合曲线的公式即能得出该链霉亲和素溶液的浓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学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硅烷偶联修饰的双锥Mach-Zehnder干涉结构的链霉亲和素浓度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链霉亲和素是与亲和素有相似生物学特性的一种蛋白质,是streptomycesavidinii菌的分泌物,其分子量及结合生物素的能力与鸡蛋清中的亲和素相似,非特异性结合远比亲和素低。实验中对链霉亲和素浓度的测量为医学上蛋白质浓度的检测提供了参考,同时生物素-链霉亲和素特异性识别的体系为生物检测信号放大提供了一种新思路。此外,链霉亲和素容易得、成本低廉,用其代替人体中的重要蛋白进行研究十分有意义。

目前对于链霉亲和素浓度的测量,已有一些人在做相关的研究,如2015年中国计量大学俞文杰利用硅烷偶联法对传感器表面进行修饰,制备了菲涅耳反射型光纤生物传感器对链霉亲和素浓度进行测量。其传感器的灵敏度为15.38dB/(mg/mL),线性度可达0.9965。2016年周雨萌等人提出了一种将光纤传感技术与生物反应放大技术相结合的方案,在经过腐蚀的FBG上采用硅烷偶联的方式在其表面修饰生物素,通过生物素与链霉亲和素特异性结合的原理,实现了链霉亲和素浓度的检测。该传感器在0mg/m L~1.0mg/m L浓度下灵敏度0.5452nm/mg/mL。2016年英国诺丁汉大学L. Marques等人采用逐层沉积的方式用烯丙胺盐酸盐(PAH)将由Au纳米粒子附着在SiO2纳米粒子表面的阳离层,一层一层的沉积到长周期光纤光栅上,对链霉亲和素的浓度进行测量。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硅烷偶联修饰的双锥Mach-Zehnder干涉结构的链霉亲和素浓度检测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硅烷偶联修饰的双锥Mach-Zehnder干涉结构的链霉亲和素浓度检测方法,通过在硅烷偶联的方式在双锥的其中一个锥区表面修饰生物素,通过链霉亲和素与生物素特异性结合的原理,改变链霉亲和素溶液的浓度即改变了锥区周围环境的折射率,从而实现了对链霉亲和素浓度的测量。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硅烷偶联修饰的链霉亲和素浓度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利用熔融机将两端切好的单模光纤先熔接再进行拉锥,再在其中一段拉制出相同结构的锥型结构,构成双锥级联Mach-Zehnder干涉结构;

2)利用硅烷偶联的方式在双锥Mach-Zehnder干涉结构的一个锥区修饰生物素;

3)将修饰生物素的双锥Mach-Zehnder干涉结构一端与ASE宽带光源连接,另一端与光谱仪连接,构成链霉亲和素浓度检测系统;

4)将步骤3)中的双锥Mach-Zehnder干涉结构至于链霉亲和素溶液中,利用链霉亲和素与生物素特异性结合的原理,改变链霉亲和素溶液的浓度即改变了锥区周围环境的折射率,根据在光谱仪上得到不同浓度下链霉亲和素溶液干涉光谱图,选取对比度最大的波谷进行波长解调,得到其在不同链霉亲和素溶液浓度下的干涉谱,对干涉谱进行数据处理并拟合曲线得到传感器灵敏度和线性度,通过该拟合曲线的公式即能得出该链霉亲和素溶液的浓度。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未经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1437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