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空气弹簧举升器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615157.X | 申请日: | 2018-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239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31 |
发明(设计)人: | 戴红景;黎吉明;戴红伟;戴红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精忠橡塑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F7/00 | 分类号: | B66F7/00;B66F7/28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李龙;程新敏 |
地址: | 550008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底板 举升器 橡胶空气弹簧 高度调节阀 空气弹簧 上下两端 进气咀 举升 压缩空气接口 空气流通管 压缩空气源 方式系统 进排气口 举升设备 气源接头 泄漏故障 上端 磨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气弹簧举升器及其使用方法,包括举升器机架、橡胶空气弹簧和高度调节阀,举升器机架包括底板和平行设置于底板上方的顶板,橡胶空气弹簧设置于底板与顶板之间,且橡胶空气弹簧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于举升器机架的顶板和底板上,高度调节阀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于顶板和底板上,橡胶空气弹簧的上端接进气咀,进气咀通过空气流通管与高度调节阀上的空气弹簧进排气口相连,高度调节阀的压缩空气接口通过气源接头连接压缩空气源。以解决现有举升方式系统复杂、价格高或举升高度不好调整,长期使用易发生磨损泄漏故障的问题。属于举升设备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举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气弹簧举升器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重物举升是用油缸或气缸实现的,油缸系统复杂,价格高;气缸举升高度不好调整,长期使用易发生磨损泄漏等故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提供一种空气弹簧举升器及其使用方法,利用橡胶空气弹簧的举升功能,通过高度控制阀检测举升高度,决定对空气弹簧充气或放气,实现将重物举升到设定高度的作用,以解决现有举升方式系统复杂、价格高或举升高度不好调整,长期使用易发生磨损泄漏故障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空气弹簧举升器,包括举升器机架、橡胶空气弹簧和高度调节阀,举升器机架包括底板和平行设置于底板上方的顶板,橡胶空气弹簧设置于底板与顶板之间,且橡胶空气弹簧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于举升器机架的顶板和底板上,高度调节阀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于顶板和底板上,橡胶空气弹簧的上端接进气咀,进气咀通过空气流通管与高度调节阀上的空气弹簧进排气口相连,高度调节阀的压缩空气接口通过气源接头连接压缩空气源。
前述举升器中,所述高度调节阀包括沿竖向设置的外管和内管,内管的上端由外管的下端伸至外管内,内管在外管内滑动设置,且内管与外管之间具有缝隙,内管的侧壁上开设有通气孔,内管的上端还固定有滑块,所述外管与内管和滑块之间还密封设置有第一密封圈、第二密封圈和第三密封圈,第一密封圈、第二密封圈和第三密封圈的外侧密封嵌置固定于外管的内壁上,第一密封圈、第二密封圈和第三密封圈的内侧与内管和滑块的外壁滑动密封,所述空气弹簧进排气口为贯通外管侧壁的通孔,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分别设置于空气弹簧进排气口的上下两侧,第三密封圈设置于外管的下端处,所述滑块的长度大于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之间的距离,所述内管的下端孔口即为压缩空气接口。
上述举升器的使用方法如下:
当举升重物时,打开压缩空气源,高度调节阀上的空气弹簧进排气口打开并连通压缩空气源,压缩空气源经高度调节阀向橡胶空气弹簧内充气,橡胶空气弹簧开始举升顶板上的重物,当重物举升到设定高度时,高度调节阀上的空气弹簧进排气口封闭,橡胶空气弹簧维持该高度不变,保持重物举升在设定高度,若重物举升超过设定高度,高度调节阀上的空气弹簧进排气口打开并连通至外部大气,橡胶空气弹簧通过空气流通管经高度调节阀向大气中排气,橡胶空气弹簧随着气压降低使顶板下降,直到下降到设置高度,此时,高度调节阀上的空气弹簧进排气口再次封闭,橡胶空气弹簧维持该高度不变,保持重物举升在设定高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是一种利用橡胶空气弹簧将重物举升到设定高度的机器,利用橡胶空气弹簧的举升功能,通过高度控制阀检测举升高度,决定对空气弹簧充气或放气,实现将重物举升到设定高度的作用,采用空气弹簧与高度控制阀组合,结构简单,运行可靠,故障率低,维护保养方便,能够有效解决现有重物举升工具所存在的系统复杂、价格高以及举升高度不好调整,长期使用易发生磨损泄漏故障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高度调节阀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优选实施方案进行进一步地详细说明,具体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精忠橡塑实业有限公司,未经贵州精忠橡塑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1515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幕墙板材的吊运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下一篇:一种双向联动式起重机用提升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