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聚能棒推送组件、聚能棒推送器及可控冲击波发生器在审
申请号: | 201811615641.2 | 申请日: | 2018-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795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7 |
发明(设计)人: | 张永民;汤俊萍;李鹏辉;姚伟博;郭晓飞;王平;赵有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西安闪光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3/263 | 分类号: | E21B43/263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进京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06 | 代理人: | 孙岩 |
地址: | 710049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能棒 推送 组件 可控 冲击波 发生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聚能棒推送组件,包括外壳体(5)、旋转体(6)以及推送块(9),外壳体(5)围绕所述旋转体(6)设置,所述旋转体(6)包括波轮(61)和轴体(62),所述推送块(9)设置于外壳体(5)与轴体(62)之间。上述聚能棒推送组件具有连续推送聚能棒的能力。本发明还提供了具有上述聚能棒推送组件的聚能棒推送器以及可控冲击波产生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脉冲功率技术和能源开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聚能棒推送组件、聚能棒推送器及可控冲击波发生器。
背景技术
我国的油气储层都需要进行改造才能获得工业产量,低透气性煤层需要增透才能解决瓦斯抽采问题。改造油气储层的传统方法是水力压裂,这是一种静压力措施,受地应力束缚。在静压力之外,脉冲冲击波以动力学模式作用于储层,可以收到静压力所没有的效果。煤层增透中采用了深孔预裂爆破、二氧化碳爆破等单次冲击波增透方法都未能真正解决煤层增透问题。产生冲击波的传统方法有:化学爆炸(炸药)、物理爆炸和核爆炸。这些方法都需要雷管起爆,是间接起爆,所以只能单次使用。以脉冲功率驱动源在能量转换器的能量转换腔中致金属丝电爆炸驱动由含能材料制成的聚能棒直接起爆产生冲击波是最先进的直接驱动方法。
然而,在能量转换器中需要一个装置不断推送聚能棒到能量转换器的能量转换腔中,实现连续工作。因此,如何提供一种聚能棒的推送器,实现连续产生强度可控的冲击波称为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聚能棒推送组件、聚能棒推送器及可控冲击波发生器。
一种聚能棒推送组件,包括外壳体、旋转体以及推送块,外壳体围绕所述旋转体设置,所述旋转体包括波轮和轴体,所述推送块设置于外壳体与轴体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外壳体的内表面设置有导槽,所述导槽沿所述旋转体的轴向延伸,所述推送块部分嵌入所述导槽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波轮围绕所述轴体螺旋设置,所述推送块设置于所述轴体与外壳体之间,并能够在所述波轮的推动下沿所述轴体的轴向移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推送块沿所述轴体的轴向的长度与所述波轮的导程匹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轴体为中空结构,所述轴体内部形成有中心孔,沿所述轴体的轴向延伸。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轴体包括相对的第一端及第二端,靠近所述第一端的轴体的表面设置有通槽,所述通槽沿垂直于所述轴体的方向贯穿所述轴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旋转机构,所述旋转机构与所述第二端套接,用于驱动所述旋转体旋转。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轴体设置有推杆,所述推杆设置于所述中心孔中,用于沿所述中心孔往复运动。
一种聚能棒推送器,所述聚能棒推送器包括聚能棒推送组件、换能器组件、驱动组件以及驱动源组件;所述聚能棒推送组件与所述换能器组件连接,用于向所述换能器组件输送聚能棒;所述换能器组件用于激发所述聚能棒以产生脉冲冲击波;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聚能棒推送组件连接,用于驱动所述聚能棒推送组件将所述聚能棒从所述聚能棒推送组件推送至所述换能器组件;所述驱动源组件与所述驱动组件电连接,用于向所述驱动组件提供能源,所述聚能棒推送组件为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聚能棒推送组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换能器组件包括换能器外壳、高压绝缘子以及高压电极以及测量探头,所述高压电极与所述换能器推送组件间隔设置,用于容纳并激发聚能棒。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丝套以及电机,所述丝套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电机与所述聚能棒推送组件中的推杆套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旋转舱外套,用于容纳丝套;以及电机舱外套,用于容纳电机,所述电机舱外套与所述旋转舱外套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西安闪光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西安闪光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1564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