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双锥MZI干涉结构的牛乳蛋白浓度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615922.8 | 申请日: | 2018-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327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6 |
发明(设计)人: | 董明利;刘小龙;张雯;何巍;祝连庆;姚齐峰;娄小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45 | 分类号: | G01N21/45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科名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8 | 代理人: | 陈朝阳 |
地址: | 100085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牛乳蛋白 干涉结构 双锥 光谱仪 拟合曲线 浓度检测 干涉谱 蒸馏水 干涉光谱图 检测蛋白质 微量蛋白质 波长解调 方法测量 宽带光源 连续测量 浓度测量 数据处理 应用医疗 锥型结构 灵敏度 波谷 滴入 级联 稀释 测量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双锥MZI干涉结构的牛乳蛋白浓度检测方法,包括:将双锥MZI干涉结构一端与ASE宽带光源连接,另一端与光谱仪连接,得到牛乳蛋白检浓度测系统;先将牛乳蛋白滴在其中一个锥型结构上,再逐步滴入蒸馏水进行稀释牛乳蛋白,通过光谱仪得到牛乳蛋白不同浓度下的干涉光谱图;选取对比度最大的波谷进行波长解调,得到牛乳蛋白在不同浓度下的干涉谱,对该干涉谱进行数据处理并拟合曲线,通过该拟合曲线的公式即能对未知浓度的牛乳蛋白进行浓度测量。本发明MZI干涉结构采用双锥级联的方式,灵敏度高,能实现微量蛋白质浓度的连续测量,可应用医疗检测蛋白质浓度,测量方法测量稳定可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学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双锥MZI干涉结构的牛乳蛋白浓度检测方法,用于实时监测微量蛋白质及其它微量溶液浓度。
背景技术
蛋白质是组成人体一切细胞、组织的重要成分。机体所有重要的组成部分都需要有蛋白质的参与。一般说,蛋白质约占人体全部质量的18%,最重要的还是其与生命现象有关。蛋白质(protein)是生命的物质基础,是有机大分子,是构成细胞的基本有机物,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临床上心脏标志物和抗凝血剂的检测,是蛋白质浓度检测在医学上两大重要的应用,蛋白质浓度检测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治疗效果。
光纤传感器具有体积小、抗电磁干扰、能处于恶劣的检测环境中等优势,已广泛的应用在军事、航天、石油、生物、医学等领域。
目前对于蛋白质浓度的测量,国内外都有一些人在做相关的研究,如2011年Tian等人提出一种快速,高灵敏度和低成本的锥形光纤生物传感器,可实现生物分子的无标记检测,并用免疫球蛋白G(Ig G)抗体-抗原体系对传感器进行评估。2013年重庆理工大学的刘盛平等人提出了一种应用于心肌肌钙蛋白I(cTn I)检测的局域表面等离子共振(LSPR)光纤传感器。该传感器的线性度可达0.9962,其检测限可达10ng/mL,有较强的抗杂蛋白干扰能力。但是以上的检测方法存在制作成本高、工艺复杂、重复差等问题,很难推广,不利于产品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双锥MZI干涉结构的牛乳蛋白浓度检测方法,。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双锥MZI干涉结构的牛乳蛋白浓度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取两根单模光纤,将各单模光纤两端切平,备用;
将两根单模光纤一端对接,利用熔融机进行熔接,再分别对两根单模光纤拉锥出相同的锥形结构,得到双锥MZI干涉结构;
将双锥MZI干涉结构一端与ASE宽带光源连接,另一端与光谱仪连接,得到牛乳蛋白检浓度测系统;
先将牛乳蛋白滴在其中一个锥型结构上,再逐步滴入蒸馏水进行稀释牛乳蛋白,通过光谱仪得到牛乳蛋白不同浓度下的干涉光谱图;
选取对比度最大的波谷进行波长解调,得到牛乳蛋白在不同浓度下的干涉谱,对该干涉谱进行数据处理并拟合曲线,通过该拟合曲线的公式即能对未知浓度的牛乳蛋白进行浓度测量。
作为本方案的一种优选,所述单模光纤采用美国康宁SMF28单模光纤。
作为本方案的一种优选,所述熔接机为日本藤仓Fujikura公司80S光纤熔接机。
作为本方案的一种优选,所述光谱仪采用YOKOGAWA光谱分析仪,型号为AQ6375,测量的波长1200~2400nm,分辨率可以到0.05n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MZI干涉结构采用双锥级联的方式,灵敏度高,能实现微量蛋白质浓度的连续测量,可应用医疗检测蛋白质浓度,测量方法测量稳定可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未经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1592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