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下岩土探测装置及其勘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616505.5 | 申请日: | 2018-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2512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发明(设计)人: | 薛涛;陈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陵科技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N33/24 | 分类号: | G01N33/24;G01N1/14;G01N1/08 |
代理公司: | 南京鼎傲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27 | 代理人: | 周正雄 |
地址: | 21116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下 岩土 探测 装置 及其 勘测 方法 | ||
一种水下岩土探测装置及其勘测方法,它涉及岩土勘测技术领域,它包含支撑装置、探测装置、勘测装置、吸附装置;所述的探测装置通过吸附装置与支撑装置吸附连接,勘测装置固定设置于探测装置的内部中间,勘测装置包含防护罩、真空板、吸取装置、提取杆、勘测台面、喷头、泵机、驱动电机、壳体;所述的提取杆与驱动电机活动连接并位于壳体的底部右侧,壳体的内部中间固定设置有真空板,防护罩固定设置于真空板的上表面,勘测台面与喷头设置于防护罩的内部,且喷头位于勘测台面的上方,吸取装置的上端穿过勘测台面、泵机并与喷头的底部相连接;它能在多种深度水域岩土探测装置及其勘测,从而提高了勘察的速度和精度,保障建筑工程安全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岩土勘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下岩土探测装置及其勘测方法。
背景技术
海洋资源开发对我国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开发和利用海洋作为国家的基本国策,机遇和挑战并存。而深海水下岩土工程勘察与探测设备及技术是海上采油平台等大型海工设施的设计与施工中不可或缺的关键支撑技术,也是制约我国深海开发的关键技术。开发海洋岩土工程勘探设备和测控技术对我国深海资源开发具有重要的工程价值和实用意义,并将填补国内海洋岩土工程勘探技术的空白,为进行海洋岩土工程特性研究、大型海洋工程结构物-岩土相互作用和安全评价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深海水下岩土工程勘察与探测设备及技术是海上采油平台等大型海工设施的设计与施工中的关键支撑技术,但我国目前拥有的海洋水下岩土工程勘探技术主要是由国外购进或者租借的、且仅适用于水深30米以浅的近海或近岸工程。对30米以深、特别是100米到1000米水深的海底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基本上是委托美国、日本和荷兰等海洋科技发达国家的公司来完成的,难以充分掌握第一手资料并造成有关信息情报流失。所以,在深海水下岩土工程勘察与探测技术方面,我国基本上没有拥有自己独立知识产权的设备和技术,这已成为严重制约我国深海采油平台等大型海洋工程设施建设中的重大瓶颈技术难题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水下岩土探测装置及其勘测方法,它能在多种深度水域岩土探测装置及其勘测,从而提高了勘察的速度和精度,保障建筑工程安全的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是:它包含支撑装置1、探测装置2、勘测装置3、吸附装置4;所述的探测装置2通过吸附装置4与支撑装置1吸附连接,勘测装置3固定设置于探测装置2的内部中间,所述的勘测装置3包含防护罩31、真空板32、吸取装置33、提取杆34、勘测台面35、喷头36、泵机37、驱动电机38、壳体39;所述的提取杆34与驱动电机38活动连接并位于壳体39的底部右侧,壳体39的内部中间固定设置有真空板32,防护罩31固定设置于真空板32的上表面,勘测台面35与喷头36设置于防护罩31的内部,且喷头36位于勘测台面35的上方,吸取装置33的上端穿过勘测台面35、泵机37并与喷头36的底部相连接。
所述的支撑装置1包含底座11、支撑架12、伸缩杆13、第一转向轴14、第二转向轴15、横梁16;所述的底座11为可拆卸安装座,底座11通过第一转轴14与支撑架12活动连接,横梁16固定连接于支撑架12的顶部,伸缩杆13的一端通过第二转向轴15固定连接于底座11的上方,伸缩杆13的另一端通过螺栓与支撑架12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的底座11、支撑架12、伸缩杆13、第一转向轴14、第二转向轴15的数量均为两组。
所述的吸附装置4的下方安装有三或四个吸附爪41,所述的吸附爪41的吸附方式为强磁吸附。
所述的探测装置2包含探测舱体21、驱动螺旋22、履带式滚轮23、尾翼24;所述的探测舱体21为真空式舱体,驱动螺旋22与尾翼24均设置于探测舱体21的右侧,尾翼24位于驱动螺旋22的左侧,履带式滚轮23设置于探测舱体21的底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陵科技学院,未经金陵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1650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