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驱动多色荧光发射共聚物杂化复合材料、应用及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616990.6 | 申请日: | 2018-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218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9 |
发明(设计)人: | 吕军;贺学兵;王传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L27/16 | 分类号: | C08L27/16;C08K3/04;C09K11/02;C09K11/65 |
代理公司: | 成都信博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51200 | 代理人: | 王沙沙 |
地址: | 610031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驱动 多色 荧光 发射 共聚物 复合材料 应用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驱动多色荧光发射共聚物杂化复合材料、应用及制备方法,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聚偏氟乙烯‑三氟乙烯溶于N,N‑二甲基甲酰胺溶液中,形成混合溶液;步骤2:将碳量子点加入步骤1得到的混合溶液中,充分混合反应得到聚偏氟乙烯‑三氟乙烯/碳量子点/N,N‑二甲基甲酰胺共混溶液;其中碳量子点与聚偏氟乙烯‑三氟乙烯的质量比为1~3:100;步骤3:将步骤2得到的共混溶液加热,烘干;步骤4:将步骤3得到的材料高压结晶成型,得到所需复合材料;本发明制备得到的复合材料压电性能好,并且性能稳定,在不同荧光照射下,能够得到不同的荧光发射光;并且其为柔性材料、无毒。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驱动荧光发光材料,具体涉及一种自驱动多色荧光发射共聚物杂化复合材料、应用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自19世纪以来,化石燃料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主要能源,与此同时,各个地区生存环境在一定的程度上遭受到了威胁。实用清洁能源代替化石燃料已成为当代社会急需解决的问题,各国科学家为了这一目的而一直致力于绿色可再生能源开发,太阳能、风能、生物能等一系列绿色能源问世,压电、热电、以及摩擦电的开发被提出。在以往的报道中压电材料在闪光灯、超声成像等一系列的应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无机压电材料锆钛酸铅(PZT),由于其卓越的压电性能,在传感器领域得到应用,然而,无机压电材料由于其本身具备毒性、材质脆以及高温加工,使得无机材料在绿色环境、强烈冲级条件下收到很大的限制,而且消耗较多的能源进行加工。因此,探索一种材质韧性好、生态友好、低温能加工、以及压电性能优良的材料很有必要。聚偏氟乙烯是由偏氟乙烯单体均聚或者共聚而成的含氟多功能材料,由于氟碳链的结合能高,具备材质韧性好、生态友好、低温能加工等特点,然其压电性能并不卓越,因此开发偏氟乙烯基聚合物以提高聚偏氟乙烯的压电性能很有必要。在掺杂材料中,无机材料被广泛的运用,但是由于大多数的无机材料存在着有毒、生物相容性不乐观等缺点,使用掺杂无机材料制备绿色、生物相容性好的材料收到了很大的限制,碳纳米材料作为一种新生的绿色无毒材料,近年来得到了很大的开发,但作为碳纳米材料中一员的碳量子点,仅在生物医学进行了较多的探索,在其他领域探索较少。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多色荧光性能、压电性能好的自驱动多色荧光发射共聚物杂化复合材料、应用及制备方法。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驱动多色荧光发射共聚物杂化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聚偏氟乙烯-三氟乙烯溶于N,N-二甲基甲酰胺溶液中,形成混合溶液;
步骤2:将碳量子点加入步骤1得到的混合溶液中,充分混合反应得到聚偏氟乙烯-三氟乙烯/碳量子点/N,N-二甲基甲酰胺共混溶液;其中碳量子点与聚偏氟乙烯-三氟乙烯的质量比为1~3:100;
步骤3:将步骤2得到的共混溶液加热,烘干;
步骤4:将步骤3得到的材料高压结晶成型,得到所需复合材料。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4中在180~260℃,200~500MPa条件下,0~60min得到所需复合材料。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中聚偏氟乙烯-三氟乙烯中偏氟乙烯和三幅乙烯的摩尔比为8:2。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中聚偏氟乙烯-三氟乙烯与N,N-二甲基甲酰胺溶液的质量比为1:48。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中首先搅拌4h,然后超声10~20分钟得到共混溶液。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中通过磁力搅拌将聚偏氟乙烯-三氟乙烯溶于N,N-二甲基甲酰胺溶液,在60℃条件下,搅拌30min,磁力搅拌的转速为120r/min。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3中在烘干温度为70℃,烘干时间为24h。
一种自驱动多色荧光发射共聚物杂化复合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交通大学,未经西南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1699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