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冬储型露地大白菜机械化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617160.5 | 申请日: | 2018-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5210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发明(设计)人: | 赵立群;田雅楠;曹玲玲;曹彩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 |
主分类号: | A01G22/15 | 分类号: | A01G22/15;A01G7/06;A01C2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志霖恒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35 | 代理人: | 刘敏 |
地址: | 100029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冬储 大白菜 机械化 生产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冬储型露地大白菜机械化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集约化育苗、(2)播种时间、(3)基质配制、(4)装盘与播种、(5)育苗管理、(6)出圃与炼苗、(7)施肥整地、(8)合理密植、(9)水肥管理、(10)病虫害防治、(11)采收与贮藏。本发明采用上述冬储型露地大白菜机械化生产方法,促进秋季大白菜节水高效规模化生产,提高水肥等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白菜生产方法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冬储型露地大白菜机械化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冬储型大白菜是北京地区秋季传统种植的蔬菜品种,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秋季北京市大白菜播种总面积约6.18万亩,是北京露地种植面积最大的蔬菜作物。随着京郊土地流转集中面积增加,以及农村劳动力老龄化加剧和用工成本快速攀升,对露地蔬菜机械化生产的需求进一步增加。另外,北京地区长期水资源短缺,也急需发展节水高效的都市型农业。
北京地区传统秋季大白菜种植一般采用单垄直播的栽培方式,每亩需用种200克左右,约6万粒种子,待出苗后再通过间苗淘汰弱小苗;播种期安排在立秋“前三后五”天,苗期采用“三水齐苗、五水定棵”的沟灌浇水管理方式,即秧苗达到8叶团棵期一般需浇水5次,每亩每次浇水30余方,仅苗期总计需浇水150余方。
但传统大白菜种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由于苗期正处在高温时期,“五水”的主要作用为降低地温,秧苗实际吸收水分很少,水资源利用率较低;二是由于灌水量大,肥料利用率也较低,造成施肥量偏大,大量未经吸收的肥料经淋溶作用进入地下水,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三是人工成本是目前北京地区生产大白菜最主要的成本之一,而传统方式种植大白菜中起垄、播种、定苗、除草、浇水、施肥等环节基本采用人工操作,费时费工,同时劳动强度大,劳动环境差;四是传统栽培方式主要靠人工操作,难以实现规模化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冬储型露地大白菜机械化生产方法,提高水肥等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效率,促进秋季大白菜节水高效规模化生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冬储型露地大白菜机械化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集约化育苗
采用穴盘育苗,穴盘苗比较健壮,长势整齐一致,体积大小可顺利通过移栽机的投苗通道为准,秧苗根系发达,且包裹穴盘苗根部的基质;
(2)播种时间
北京地区秋季露地白菜在立秋前一周7月底到8月初之间播种,北部山区提前2-5天,南部平原地区稍后2-5天;
(3)基质配制
育苗专用基质为草炭土或泥炭土;
(4)装盘与播种
提前向干基质浇水后拌匀,使基质含水量达到50%-60%;将准备好的潮湿基质装盘压穴,使每穴中间留0.9cm-1cm深的小坑,在小坑中播种、覆基质、浇水;
(5)育苗管理
播种时期正值北京夏季高温时期,播种后2-3天即可出苗,育苗期间用水帘风机加强温度管理,温室内白天温度控制在30℃以下,夜晚温度控制在20℃以下;
(6)出圃与炼苗
出圃前5天开始逐渐控水,出圃后将穴盘转移到准备移栽的露地地块进行炼苗;
(7)施肥与整地
大白菜生长期长,生长量大,施用肥效长且能提高土壤保肥力的有机肥,每667m2施精制有机肥300-500公斤,再施入复合肥(氮磷钾含量35%)30-40公斤,然后采用旋耕机深翻整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未经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1716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芦笋育苗增效栽种方法
- 下一篇:一种冬季早熟麦种的种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