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产品质量认证方法和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1617339.0 | 申请日: | 2018-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855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6 |
发明(设计)人: | 刘进;陈献丁;何乐;钱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公众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30/00 | 分类号: | G06Q30/00;G06K17/00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刘凤香 |
地址: | 310012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产品质量认证 产品认证 产品信息 身份标签 区块 录入 身份识别码 数据真实性 区块信息 认证 便捷性 有效地 违规 加密 篡改 重复 监管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产品质量认证方法和系统。该方法包括录入产品信息,基于录入方的身份识别码形成产品信息的身份标签,以及对所述身份标签进行加密形成区块信息以供在区块链上进行认证。有效地解决了在产品认证过程中的数据真实性及互信问题,避免了私自篡改行为,能够解决生产者违规操作以及重复认证,弥补了行政监管层面的不足,提升了产品认证的安全性、可靠性及便捷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产品认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产品质量认证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产品质量安全始终关系着国计民生,特别是近些年各种假冒伪劣、食品安全事件频发,对于名优、高档及畅销等产品造假仿制现象层出不穷,不断挑战消费者的信任底线,假冒伪劣产品严重损害我国名优产品的信誉,侵犯企业的合法权益,危及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对于假冒伪劣农资产品而言,坑农害农,严重影响正常农业生产秩序,此外,流出国门的假冒伪劣商品败坏出口商品的信誉,造成边贸失控,严重影响国家形象。由于部分节点信息缺失,数据真实度难以把控,以及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不完整,政府监督也深感乏力。虽然假冒伪劣商品只占社会商品总量的一小部分,但是,发展和蔓延势头如果得不到有效的遏制,必将会对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造成极大的冲击,也是对我国社会诚信体系及道德发展的冲击。
为保障优质产品良性发展,提升品牌形象,保障人民群众基本利益,我国已经开展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产品质量认证,目前开展的产品认证可以分为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和非强制性产品认证两类,认证包括质量体系(环境体系)检查评定、型式检验、监督检验和监督检查四个方面,但流程长且信息化程度低,认证各环节数据的真实性如何确定,很难避免部分已通过认证的产品生产者或非认证的产品生产者私下篡改、造假、仿制、以次充好行为的发生,如何杜绝这样行为的发生,保障合法企业利益,维持正常市场秩序,仅依靠行政的力量远远不够。
因此,需要一种能够提升产品质量认证的安全性、可靠性和便捷性的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通过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产品质量认证方法,有针对性的解决在产品认证过程中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产品认证方法。该方法包括录入产品信息,基于录入方的身份识别码形成产品信息的身份标签,以及对所述身份标签进行加密形成区块信息以供在区块链上进行认证。
根据一示例,所述认证包括对区块信息进行解密以获得所述产品信息,并对所述产品信息进行真实性验证。
根据一示例,所述认证还包括根据区块链上的相应产品认证标准,对通过验证的产品信息进行匹配,并形成加密认证信息二维码。
根据一示例,对所述身份标签进行加密以形成区块信息包括以数字签名的形式通过预设的哈希算法对所述身份标签进行加密以形成具有预定哈希值的非对称加密的区块信息。
根据一示例,所述方法还包括对所述产品信息进行修改,包括:基于修改方的身份识别码形成修改后的产品信息的身份标签;以及对修改后的产品信息的身份标签进行加密形成新的区块信息以供认证。
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产品认证方法,包括对接收的区块信息进行解密以获得产品信息,并对所述产品信息进行真实性验证;以及根据区块链上的相应产品认证标准,对通过验证的产品信息进行匹配,并形成加密认证信息二维码。
根据一示例,其中所述区块信息是通过对基于产品信息录入方的身份识别码形成的产品信息的身份标签进行加密得到的。
根据一示例,所述方法还包括对所述产品信息进行修改,包括:基于修改方的身份识别码形成修改后的产品信息的身份标签;以及对修改后的产品信息的身份标签进行加密形成新的区块信息。
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产品认证方法,包括录入产品信息,基于录入方的身份识别码形成产品信息的身份标签,以及将所生成的身份标签传送给私有区块链以进行加密形成区块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公众信息产业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省公众信息产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1733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