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模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体外模型构建中的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620417.2 | 申请日: | 2018-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126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3 |
发明(设计)人: | 吴敏;黄劲松;朱平;庄建;陈寄梅;郭惠明;刘南波;陈瑞平;朱烁基;钟颖;覃庚亮;胡海燕;杨雷;温瑜林;刘京奇;杨贵林;莫环琦;李星;胡永争;叶兴;黄萍;陈尘;庄东林;姜浩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医学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G16B5/00 | 分类号: | G16B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21 | 代理人: | 赵桂芳 |
地址: | 510085***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间充质干细胞 模拟骨髓 模型构建 移植体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控制系统 分离器 密度梯度离心 数据控制系统 干细胞移植 数据收集器 表面抗原 数据传递 数据模拟 梯度离心 信息数据 建模 移植 分析 | ||
1.一种模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体外模型构建中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体外模型构建中的控制方法为:
步骤一:通过模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密度梯度离心分离器将所需要的模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数据分离出来,将数据传递至模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培养数据收集器中,汇集分离出来的数据,并进行收集整理;数据收集器能够对数据进行收集与分离,对数据进行分类的数据分类方法采用基于神经网络的分类算法;
步骤二:将收集好的数据传递至数据存储器中进行存储保存,再将数据发送至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表面抗原检测器中,进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表面抗原表达的数据检测,将与抗原表达先关的数据进行检测并提取;抗原检测器通过内部的单片机对数据进行检测;
步骤三:通过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表面抗原对比器与数据存储器中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找出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相关的生物特性及增值特点相关的数据;
步骤四:通过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表面抗原分析器找出不同抗原表达的影响程度大小以及抗原所占百分比大小,将数据传送至数据存储器中进行保存;
步骤五:将筛选出来的抗原数据发送至数理统计处理器中进行梳理统计,并进行相关性分析,通过图表绘制器画出线性拟合函数曲线,找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体外培养与哪种抗原表达更为相关。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模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体外模型构建中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对数据进行分类的数据分类方法采用基于神经网络的分类算法,具体为:神经网络对输入加权系数的量进行求和,根据最终的值和阈值的比较输出相应的量,输入值X1,X2,……,Xn,其对应的权系数分别为W1,W2,……,Wn,求和计算Xi*Wi,则产生了激发层a=(X1*W1)+(X2*W2)+…+(Xi*Wi)+…+(Xn*Wn),其中Wi为代表评估模型中的权系数;Xi为各条记录出现频率;
步骤二中,单片机采用改进的POS算法,改进的POS算法模型为:
式中:wmax和wmin表示惯性权重最大和最小值,t表示迭代次数,I termax表示最大迭代次数;
步骤五中,处理器在进行数据的梳理时功耗较大,处理器的动态功耗估算模型为:
式中:c为处理器核的编号;n为处理器所处的VF等级;Vn为在VFn下的电压值;i为硬件事件编号;Ei为第i个硬件事件的频度;Wdyn(i)为事件Ei对应的系数。
3.一种实现权利要求1~2任意一项所述模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体外模型构建中的控制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4.一种实现权利要求1~2任意一项所述模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体外模型构建中的控制方法的信息数据处理终端。
5.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2任意一项所述的模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体外模型构建中的控制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医学科学院),未经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医学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2041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