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治疗老年痴呆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811622989.4 | 申请日: | 2018-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985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2 |
发明(设计)人: | 童志前;崔德华;韩鸿宾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都医科大学;首都医科大学脑重大疾病研究中心(北京脑重大疾病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61K9/51 | 分类号: | A61K9/51;A61K47/26;A61K47/14;A61K47/42;A61K47/10;A61K31/122;A61P25/28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刘奇 |
地址: | 10000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治疗 老年痴呆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老年痴呆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组合物包括如下质量份的组分:0.5~1份辅酶Q10、0.05~0.2份聚山梨酸酯、0.3~0.8份中链脂肪酸甘油三酯、3~8份明胶、3~8份甘油和3~8份山梨醇。本发明提供的组合物在≤50nm的包装规格下,能有效穿透血脑屏障进入脑深部,抵达靶神经元;高效激活神经元线粒体,提高线粒体细胞色素C的活力,增强ATP合成,给神经元提供能量;降低脑内甲醛,减少甲醛对老年斑的促进形成作用,达到清除细胞间隙堵塞的目的,恢复细胞间液的流动;对人体无毒,具有增强免疫力的能力,可提高痴呆模型小鼠的记忆。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治疗老年痴呆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老年痴呆(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起病隐匿的进行性发展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临床上以记忆障碍、失语、失用、失认、视空间技能损害、执行功能障碍以及人格和行为改变等全面性痴呆表现为特征,病因迄今未明。全世界每年花费几千亿美元费用来开发AD药物,都没有进入四期临床。痴呆面临无药可治,无法逆转记忆衰退的窘境。目前临床的痴呆用药如美金刚、多奈哌齐、姜黄素等在痴呆的初期有显著疗效,但5年后都逐步失去临床疗效。AD给每个国家、家庭都带来沉重的经济和社会负担。
临床研究认为,Aβ胞外的沉积形成老年斑和胞内的寡聚化产生毒性是诱发遗传性家族AD发生的肯定的、关键的病因。但是,全球临床最权威的英国期刊《柳叶刀》2016年宣布:目前已有的开发AD药物都失败。无论是针对Aβ的产生、聚集、消除的抗体、小分子化合物、结合Aβ的多肽,都没有达到临床期待的疗效。这些惨痛失败、高昂的经济代价,逼迫我们考虑----什么原因导致了AD药物开发的失败。现有观点认为,所有95%的抗体、合成的多肽、大分子都难以透过血脑屏障,这是绝大部分开发的AD药物失败的主要原因。但是,也有研究表明:有些开发的AD药物能透过血脑屏障,难以理解的是药物依然不能挽救脑深部的神经元的死亡。而目前我们的最新研究揭示了药物失败的原因:药物直径过大而无法穿透<50纳米的细胞间隙,通过细胞间液的流动而到达脑深部的神经元,起不到对神经元的保护作用。
发明内容
有鉴于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有效治疗老年痴呆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老年痴呆的组合物,包括如下质量份的组分:0.5~1份辅酶Q10、0.05~0.2份聚山梨酸酯、0.3~0.8份中链脂肪酸甘油三酯、3~8份明胶、3~8份甘油和3~8份山梨醇。
优选的,所述组合物包括如下质量份的组分:0.7~0.85份辅酶Q10、0.08~0.12份聚山梨酸酯、0.4~0.6份中链脂肪酸甘油三酯、4~6份明胶、4~6份甘油和4~6份山梨醇。
优选的,所述组合物为粉剂,所述粉剂的颗粒直径≤50nm。
本发明提供了上述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辅酶Q10、聚山梨酸酯、中链脂肪酸甘油三酯、明胶、甘油、山梨醇与无水乙醇混合,得到有机相;
(2)将所述有机相与3~8倍有机相体积的水混合,得到混合液;
(3)将所述混合液加热至60~80℃,搅拌蒸发浓缩至0.3~0.8倍有机相体积,得到纳米乳剂;
(4)将所述纳米乳剂置于0~4℃环境中继续搅拌,得到纳米辅酶Q10混悬液;
(5)将所述纳米辅酶Q10混悬液均质后,真空冷冻干燥,得到治疗老年痴呆的组合物。
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辅酶Q10的质量与无水乙醇的体积之比为0.5~1g:100mL。
优选的,所述步骤(3)或(4)中搅拌的速率为1000~2000rp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都医科大学;首都医科大学脑重大疾病研究中心(北京脑重大疾病研究院),未经首都医科大学;首都医科大学脑重大疾病研究中心(北京脑重大疾病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2298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铁蛋白-金属纳米颗粒及其应用
- 下一篇:一种喹烯酮微丸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