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控源截污系统及构建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623030.2 | 申请日: | 2018-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166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6 |
发明(设计)人: | 李晓霞;胡友春;吴翔;姚鹏举;何立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黄河水处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3/32;C02F3/34;C02F3/30;E02B3/02 |
代理公司: | 安徽知问律师事务所 34134 | 代理人: | 王亚军 |
地址: | 243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控源 截污系统 净化功能 截留 构建 河道 预处理设施 雨水 排口 溶解性有机物 氮磷营养盐 生态功能区 生态 污水 除污系统 河道治理 水质稳定 悬浮固体 净化 功能区 水中 消减 自净 河岸 水体 施工 恢复 | ||
1.一种低控源截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河道(11)两岸排口处设置的截留净化功能区(1),截留净化功能区(1)包括生态截留净化沟(4)和雨水预处理设施(5),生态截留净化沟(4)设置在污水入河处,雨水预处理设施(5)设置在河岸两侧的雨水排口处;河道(11)中设置有用于河道(11)生态功能恢复的生态功能区(2),河道(11)下游设置有强化河道(11)污染水体水质的强化净化功能区(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控源截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生态截留净化沟(4)按照水体的功能划分好氧段B、缺氧段A和吸附段C,所述缺氧段A长度、好氧段B长度和吸附段C长度之比为1:(1.5~3):(1~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低控源截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好氧段B内设置有水生植物(7),水生植物(7)下方设置有生物填料(16),生物填料(16)下方设置有微孔曝气管(17),吸附段C内设置有轻质泡沫混凝土(15),轻质泡沫混凝土(15)内种植植物,轻质泡沫混凝土(15)侧边设置有配重沙袋(13)。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低控源截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雨水预处理设施(5)包括内圈围隔和外圈围隔,外圈围隔通过套环固定在钢管桩(14)上,外圈围隔内设置有浮体(21),浮体(21)下方设置有生物填料(16),内圈围隔内设置有轻质泡沫混凝土(1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控源截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功能区(2)包括设置在河道(11)内的生态浮岛(6),生态浮岛(6)上部种植浮岛水生植物(18),下部悬挂生物填料(16)和微孔曝气管(1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控源截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强化净化功能区(3)包括生态滤膜(8)和原位膜净化设施(9),生态滤膜(8)设置在强化净化功能区(3)内水流的上游处,原位膜净化设施(9)设置在强化净化功能区(3)内水面的下方。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低控源截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滤膜(8)中的尼龙网面与水流方向相对设置,生态滤膜(8)四周设置有生态滤膜围隔,生态滤膜围隔通过浮套杆与钢管桩(14)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低控源截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原位膜净化设施(9)包括设置在水面下的生物栅(22),生物栅(22)内悬挂有生物填料(16),生物填料(16)下方设置有微孔曝气管(17)。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低控源截污系统的构建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一、针对分流制管网源头截污次要污染未截污,合流制排口截污闸门或其它设施渗漏,及农村沟渠少量污水直排,河道排口初期雨水入河的特点,对入河污水处划定截留净化功能区(1),在截留净化功能区(1)内污水入河处设置一条生态截留净化沟(4),在沿河岸雨水排口处采用滤水性土工布(20)材料、尼龙网(19)等材料制作内外圈围隔形成雨水预处理设施(5);
二、在微污染的河道(11)中施工若干个生态浮岛(6),生态浮岛(6)上部种植不同种类的浮岛水生植物(18),下部悬挂生物填料(16)和微孔曝气管(17);
三、在微污染的河道(11)下游设置强化净化功能区(3),在该区内水流的上游处布置生态滤膜(8),生态滤膜(8)的宽度、高度依据安装断面河道(11)的参数确定;在该区内水流的下方布置悬挂生物填料(16)的生物栅(22),水流的表面放置生态浮岛(6),悬挂生物填料(16)的生物栅(22)和生态浮岛(6)组成了原位膜净化设施(9);
四、整体低控源截污系统的构建完成。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低控源截污系统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还包括在河道(11)近岸岸坡低于常水位0.5m至常水位上0.2m处种植挺水植物,河底距常水位水深小于1.3m处种植四季常绿型矮苦草、刺苦草,深处河底种植适应河道环境的沉水植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黄河水处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黄河水处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23030.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风力储能式人工湿地净化系统
- 下一篇:一种园林水质净化系统及其净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