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阻燃导热高分子电缆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623073.0 | 申请日: | 2018-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105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8 |
发明(设计)人: | 宋平安;戴进峰;徐金椿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邮市金国电缆材料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101/00 | 分类号: | C08L101/00;C08K9/00;C08K3/22;C08K7/24;H01B3/3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7 | 代理人: | 陈娟 |
地址: | 2256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缆料 导热 制备 新型阻燃 膨胀型石墨 阻燃剂 氧化剂 塑化 高阻燃性 膨胀石墨 阻燃性能 聚合物 隔热 出片 隔氧 化物 混炼 阻燃 压制 膨胀 燃烧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阻燃导热高分子电缆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一种新型阻燃导热高分子电缆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聚合物塑化、混炼出片、压制和试样。该新型阻燃导热高分子电缆料及其制备方法,通过第一步和第二步中向素化物中添加氧化剂、阻燃剂和膨胀石墨,在阻燃剂总用量不变的情况下,增加膨胀型石墨的含量,能够有效提高体系的阻燃性能,利用膨胀型石墨在高温下通过膨胀成炭,起隔热隔氧等作用,抑制燃烧从而达到阻燃效果,使该方法制备出来的电缆料具备高阻燃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陶瓷天线雕刻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阻燃导热高分子电缆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电缆通常是由几根或几组导线组成,电线电缆绝缘及护套用塑料俗称电缆料,其中包括了橡胶、塑料、尼龙等多种品种,在现代化的工厂和商业大厦内,为了维持正常的运作,就需要使用大量各种各样的电缆提供动力、照明和信息、数据传输等缆,这些电缆大部分是以隧道、沟道、竖井及悬挂等形式成束铺设。
由于电缆自身故障产生的电弧以及附近发生的火灾就容易引起电缆火灾,电缆着火后,火势沿着电缆呈线状燃烧,由于电缆大多成束铺设隧道、沟道、竖井内,多为有限的、相对封闭空间,造成燃烧释放出的热量不易散发,起火后热量迅速积累,使温度骤升,导致火势迅猛发展,电缆燃烧时产生的浓烟和毒气,不仅污染环境,而且危及人的生命安全,隧道、沟道、竖井内的电缆,一旦火起,极易形成烟囱效应,温度和烟会迅速传播,同时电缆成束铺设,交叉叠放,会形成立体燃烧,如果不采取可靠的阻燃防火措施,就会延烧到整个电缆沟、竖井、夹层以至控制室,造成火灾的蔓延和巨大的经济损失,电缆在给各行各业和千家万户带来动力和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火灾的危险性,为此我们提供了一种新型阻燃导热高分子电缆料及其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阻燃导热高分子电缆料及其制备方法,解决了由于电缆自身故障产生的电弧以及附近发生的火灾就容易引起电缆火灾,电缆着火后,火势沿着电缆呈线状燃烧,由于电缆大多成束铺设隧道、沟道、竖井内,多为有限的、相对封闭空间,造成燃烧释放出的热量不易散发,起火后热量迅速积累,使温度骤升,导致火势迅猛发展,电缆燃烧时产生的浓烟和毒气,不仅污染环境,而且危及人的生命安全,隧道、沟道、竖井内的电缆,一旦火起,极易形成烟囱效应,温度和烟会迅速传播,同时电缆成束铺设,交叉叠放,会形成立体燃烧,如果不采取可靠的阻燃防火措施,就会延烧到整个电缆沟、竖井、夹层以至控制室,造成火灾的蔓延和巨大的经济损失,电缆在给各行各业和千家万户带来动力和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火灾危险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阻燃导热高分子电缆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一种新型阻燃导热高分子电缆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聚合物塑化、混炼出片、压制和试样,其步骤如下:
第一步:对氢氧化镁的表面进行处理,在高温条件下长时间烘制后,按一定比例添加表面处理剂和膨胀石墨,在高速搅拌机中高速搅拌,然后在一定温度下烘两小时;
第二步:在高温条件下,使用双辊开炼机,先将聚合物塑炼完全,然后依次加入抗氧剂、阻燃剂等,混炼一段时间出片;
第三步:使用半自动压力成型机,将混炼好的共混物于高温条件下预热后,在高压力下模压,取出共混物冷压,裁成实验所需的试样备用;
第四步:将试样分成若干组,对若干组试样进行性能检测。
优选的,所述第一步中氢氧化镁的烘制温度控制为110度的高温条件,时间控制为3小时,表面处理剂为一定比例的氧化剂和阻燃剂混合而成,搅拌时长为10分钟。
优选的,所述第二步中的温度控制在140至160度,混炼时长控制在8分钟左右。
优选的,所述第三步中温度控制在160至170度,预热时长为4分钟,模压压力大小控制在15MPA,模压时长为6分钟,冷压时长为5分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邮市金国电缆材料厂有限公司,未经高邮市金国电缆材料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2307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光致可逆高分子收缩膜
- 下一篇:一种线粒体定位染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