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真空挤压压铸模的表面复合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623087.2 | 申请日: | 2018-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527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9 |
发明(设计)人: | 王春涛;姚杰;吴晓春;左鹏鹏;计杰;党卫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合力模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C8/24 | 分类号: | C23C8/24;C23C8/02;C21D7/06 |
代理公司: | 宁波象山甬恒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70 | 代理人: | 杨政委 |
地址: | 3157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真空 压铸模 模具 表面复合处理 挤压 喷丸处理 气体渗氮 喷丸 化学热处理技术 关键技术参数 使用寿命延长 工件表面 工艺领域 渗氮处理 优化控制 有机结合 弹丸 钢表面 氮势 回火 磨抛 球丸 熔损 气压 磨损 软化 保温 生产成本 清洗 筛选 填补 应用 | ||
1.一种高真空挤压压铸模的表面复合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步骤1、筛选:在真空淬回火处理完成的高真空挤压压铸模中,选择满足硬度要求的模具进行最终精加工;
步骤2、预处理:将经步骤1精加工完成的模具表面进行磨抛和清洗,去除模具表面的灰尘、油污等,表面不能有锈迹和碰伤;
步骤3、喷丸处理:采用喷丸机对经步骤2预处理完成的模具进行循环喷丸处理;
步骤4、渗氮处理:将经步骤3喷丸处理完的模具装入真空气体渗氮炉中,进行渗氮处理;通过控制模具升温过程中温度、氮势、炉压、渗氮时间等工艺参数,使模具获得较高的硬度、一定厚度和均匀的表面渗层,且无白亮层和脉状组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真空挤压压铸模的表面复合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高真空挤压压铸模具的达标硬度为42~46HRC。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真空挤压压铸模的表面复合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抛光后模具表面粗糙度0.4~0.8μ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真空挤压压铸模的表面复合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具体喷丸方法:采用铸钢弹丸作为球丸,硬度为50-52HRC,平均直径为0.8mm;喷丸时气压为3-6bar,喷射弹丸束与工件表面夹角为60~9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真空挤压压铸模的表面复合处理方法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循环喷丸形变后样品表面粗糙度为1.0-1.6μ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真空挤压压铸模的表面复合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具体渗氮方法为:将模具放入渗氮炉中抽真空至8mbar以下,通入渗氮气体,加热渗氮炉,并调节氨气分解率为40%-50%,将氮化炉升温至400℃保温20分钟后升温至540-565℃,氮势调节为1.0-2.0,保温10-30小时;保温结束后,打开氮化炉热交换系统,使氮化炉温度降至120℃后关闭氨气气阀,并冷至室温。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真空挤压压铸模的表面复合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气体渗氮处理后获得的模具硬度为700~1000HV0.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真空挤压压铸模的表面复合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模具表面渗层深度为80-100μm,无白亮层和脉状组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合力模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合力模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2308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低温等离子喷涂镀膜枪
- 下一篇:一种螺杆耐磨层的环保加工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