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漆包线自动包纸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11623131.X | 申请日: | 2018-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4682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05 |
发明(设计)人: | 章日平;吴应龙;张晓军;廖旺生;何登高 | 申请(专利权)人: | 巨力自动化设备(浙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5/10 | 分类号: | H02K15/10 |
代理公司: | 嘉兴启帆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53 | 代理人: | 丁鹏 |
地址: | 314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漆包线 自动 机构 | ||
本发明公开了漆包线自动包纸机构,包括有前支撑板和后支撑板,前支撑板的上端和后支撑板的上端分别具有供漆包线通过的走线孔,两个走线孔之间形成直线通道,前支撑板和后支撑板之间设有左翻板和右翻板,左翻板两端分别设有两根左圆轴,前支撑板和后支撑板上分别设有左圆弧槽和右圆弧槽,右翻板两端分别设有两根右圆轴,左翻板和右翻板的上表面均设有若干气孔,左翻板和右翻板的内部均设有负压腔,直线通道下方设有气缸,气缸的活塞杆上固定连接有升降板,升降板的左侧安装有左活动板,升降板的右侧安装有右活动板。本发明的漆包线自动包纸机构,实现了漆包线包纸过程的自动化,提高了生产效率,保证了生产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发电机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漆包线自动包纸机构。
背景技术
无刷电机的定子生产过程中需要将漆包线缠绕在定子的极齿上,每绕完一个极齿后需要将专用的绝缘纸包住一段漆包线,再进行下一个极齿漆包线的缠绕。绝缘纸的一面具有粘性,漆包线置于绝缘纸中部,绝缘纸对折后利用粘性能够将该段漆包线完全包住。传统的发电机生产过程中漆包线包纸这一工序都是人工进行,这种方式效率低下,包纸质量得不到保证,严重影响了发电机的生产效率。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漆包线的自动包纸机构,来提高这一工序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漆包线自动包纸机构,包括有相互平行的前支撑板和后支撑板,前支撑板的下端和后支撑板的下端通过连接板固定相连,前支撑板的上端和后支撑板的上端分别具有供漆包线通过的走线孔,前支撑板上的走线孔连通前支撑板的上端面,后支撑板上的走线孔连通后支撑板的上端面,两个走线孔之间形成供漆包线穿过的直线通道,前支撑板和后支撑板之间设有左翻板和右翻板,左翻板和右翻板以直线通道为对称线对称设置,左翻板两端分别设有两根左圆轴,前支撑板和后支撑板上分别设有供左翻板两端的两根左圆轴插入的左圆弧槽,右翻板两端分别设有两根右圆轴,前支撑板和后支撑板上分别设有供右翻板两端的两根右圆轴插入的右圆弧槽,左圆弧槽的圆心和右圆弧槽的圆心均在直线通道的中心线上,左圆轴能够在左圆弧槽内滑动,右圆轴能够在右圆弧槽内滑动,左翻板和右翻板的上表面均设有若干气孔,左翻板和右翻板的内部均设有负压腔,气孔分别连通相应的负压腔,抽真空设备使得负压腔产生负压,直线通道下方设有气缸,气缸的活塞杆竖直朝上,气缸的活塞杆上固定连接有升降板,升降板的左侧安装有左活动板,升降板的右侧安装有右活动板,左活动板的下边通过转轴铰接在升降板的左边,左活动板的上边通过转轴铰接在左翻板的左侧,右活动板的下边通过转轴铰接在升降板的右边,右活动板的上边通过转轴铰接在右翻板的右侧。
升降板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有导向杆,前支撑板和后支撑板上分别设有供导向杆插入的条形导向孔,条形导向孔的长度方向均为竖直方向。
走线孔通过一个逐渐扩大的扩口连通前支撑板的上端面或后支撑板的上端面。
左翻板的右侧上端和右翻板的左侧上端分别设有与漆包线相匹配的让位槽。
连接板下方设有顶升气缸,连接板固定在顶升气缸的活塞杆上。
气缸通过安装板固定在前支撑板和后支撑板之间。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将绝缘纸放置在左翻板和右翻板上,绝缘纸上具有粘性的一面朝上,绝缘纸的一部分被左翻板气孔内的负压吸附,另一部分被右翻板气孔内的负压吸附。漆包线穿过直线通道时,气缸推动升降板上升,升降板通过左活动板和右活动板分别带动左翻板和右翻板以直线通道为轴线同时相向翻转。左圆轴和右圆轴分别到达左圆弧槽和右圆弧槽的最上端时,左翻板和右翻板贴合。从而将绝缘纸对折,将漆包线包在绝缘纸中。控制左翻板和右翻板上的负压消失,气缸推动升降板下降。左圆轴和右圆轴分别到达左圆弧槽和右圆弧槽的最下端时,左翻板和右翻板带有气孔的一面朝上,恢复原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漆包线自动包纸机构,实现了漆包线包纸过程的自动化,提高了生产效率,保证了生产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巨力自动化设备(浙江)有限公司,未经巨力自动化设备(浙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2313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线圈自动化包胶装置
- 下一篇:感应永磁同步电动车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