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长大隧洞导线测量记录与数据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624698.9 | 申请日: | 2018-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464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8 |
发明(设计)人: | 牛永胜;乔红军;王巧珍;田嘉陵;潘立志;田文江;王锁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7/22 | 分类号: | G06F17/22;G06F17/24;G01C15/00;G06F16/11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众通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22 | 代理人: | 梁明升 |
地址: | 青海省西宁市*** | 国省代码: | 青海;6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观测数据 导线测量 数据处理 观测 记录 控制点坐标 测量数据 方向观测 工作效率 全站仪测 软件功能 输出格式 数据记录 数据文件 外业观测 差计算 全站仪 自定义 测角 导出 分列 内业 粘贴 复制 申请 检查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长大隧洞导线测量记录与数据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采用全站仪测回法或方向观测法进行导线测量,由全站仪记录导线观测数据,自定义导线观测数据输出格式,并导出导线观测数据;将所述观测数据复制到Excel表格中,进行分列处理后,将所述观测数据粘贴至已编辑好的测量数据检核处理表格内,进行观测数据检查与计算,并生成观测数据的平差数据文件;经导线平差计算获得所述控制点坐标。本申请提供的方法,方便易行,减少了数据记录以及计算的人为操作。外业观测可减少一名记录员,观测速度可提高一倍左右,观测时间短,观测精度高,内业数据处理简单、快速,工作效率可提高两倍,可实现多测回测角软件功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隧道及地下工程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长大隧洞导线测量记录与数据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洞内导线测量是隧洞施工控制测量的关键,洞内导线测量计算目的是得到隧洞开挖时指导隧洞开挖方向的导线控制点坐标,保证相向开挖的隧洞能够顺利贯通。通过洞内导线测量把洞外的控制网引入隧洞内,用全站仪放样出隧洞开挖方向,指导隧洞向前开挖,直止两向开挖的隧洞相互贯通。现有技术中,通常由于洞内烟尘大,干扰多,每站测量距离只能在150米左右,在对长大隧道进行测量时需要设置较多测站数,进出口两条导线完成一次外业观测需时间长,长大隧洞3等导线,每站观测6测回,外业观测人工记录每站需45分钟左右,后期还要对获取到的数据进行人工计算,使得工作人员工作量非常大,工作效率难以保证。可见,现有技术的测量方法存在观测时间长、费时费力、工作效率低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长大隧洞导线测量记录与数据处理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一种长大隧洞导线测量记录与数据处理方法,包括:
采用全站仪测回法或方向观测法进行导线观测,并导出观测数据;
将所述观测数据在WPS或Excel中进行数据格式转化,获得转化后观测数据;
将所述转化后观测数据粘贴至已编辑好的测量数据检核处理表格内,进行观测数据检查与计算,生成观测数据的平差数据文件;
经导线平差计算获得所述控制点坐标。
优选的:所述测回法包括每个观测点观测8测回。
优选的根据导线布置成环形闭合导线,每测站观测二至四个观测方向。
优选的:将所述观测数据导出到电脑中,在Excel中进行数据分列处理,获得转化后观测数据。
优选的:所述Excel表格内预置有观测数据限差计算公式,水平角、天顶距角度转换函数等,所述Excel表格用于将超出限差阈值的观测数据进行提示并删除观测数据,满足规范要求的观测数据进行水平角、天顶距计算,通过计算得到平差所需的平均后的水平角、天顶距和斜距。
优选的:所述观测数据包括水平角、天顶距、斜距、平距、高差。
优选的:所述全站仪预存有自定义的观测数据输出格式文件。
优选的:所述输出格式文件采用全站仪自配的编辑软件编辑获得。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具体实施例,本发明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2469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