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呼吸支持设备的呼吸参数调节方法、装置及呼吸支持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811625392.5 | 申请日: | 2018-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184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7 |
发明(设计)人: | 范雅静;韩文兰;王谊冰;张红宇;李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谊安医疗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16/00 | 分类号: | A61M16/00;A63B23/18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张润 |
地址: | 10007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呼吸参数 呼吸支持 基本信息 参数调节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慢性阻塞性肺病 低血压 血氧饱和度 辅助治疗 设备参数 实时获取 通气过程 低氧血 呼气 牵张 脱机 吸入 氧症 正压 成功率 通气 血压 纠正 | ||
1.一种呼吸支持设备的呼吸参数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在通气过程中,实时获取患者的基本信息及呼吸支持设备的呼吸参数,其中,所述患者的基本信息至少包括血压、血氧饱和度和病症,所述呼吸参数至少包括:吸入氧浓度和呼气末正压;
根据所述基本信息及呼吸参数,采用相应的参数调节策略来对所述呼吸参数进行调节,其中,所述参数调节策略包括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调节策略、慢性阻塞性肺病调节策略、低血压调节策略和牵张指数调节策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呼吸支持设备的呼吸参数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基本信息及呼吸参数,采用相应的参数调节策略来对所述呼吸参数进行调节,进一步包括:
当所述血压低于预设血压范围的下限值时,采用所述低血压调节策略;
当所述血压处于所述预设血压范围且所述病症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时,采用所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调节策略;
当所述血压处于所述预设血压范围且所述病症不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且呼吸支持设备处于容控模式且患者没有自主呼吸时,采用所述牵张指数调节策略,否则采用所述慢性阻塞性肺病调节策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呼吸支持设备的呼吸参数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调节策略包括:
当所述吸入氧浓度和所述呼气末正压的值在预设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调节表格中对应,则参照所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调节表格,当所述血氧饱和度低于预设血氧饱和度范围的下限值时,将所述吸入氧浓度和所述呼气末正压的值向右调节,当所述血氧饱和度在预设血氧饱和度范围内时,将所述吸入氧浓度和所述呼气末正压的值向左调节;
当所述吸入氧浓度和所述呼气末正压的值在所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调节表格中不对应,且所述血氧饱和度在预设血氧饱和度范围内时,则将所述吸入氧浓度和所述呼气末正压的值向中间调节,直到所述吸入氧浓度和所述呼气末正压的值在所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调节表格中对应,当所述血氧饱和度低于预设血氧饱和度范围的下限值时,将所述吸入氧浓度和所述呼气末正压中位置较高的值保持不变,将位置较低的值逐步向上调节。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呼吸支持设备的呼吸参数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慢性阻塞性肺病调节策略包括:
当所述吸入氧浓度和呼气末正压的值在所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调节表格中对应,则基于预设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调节表格,当血氧饱和度高于预设血氧饱和度范围的下限值时,将所述吸入氧浓度降至最低,下调所述呼气末正压的值;
当所述吸入氧浓度和所述呼气末正压的值在所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调节表格中不对应,且所述血氧饱和度在预设血氧饱和度范围内时,则吸入氧浓度和呼气末正压的值向中间调节,直到所述吸入氧浓度和呼气末正压的值在所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调节表格中对应,当所述血氧饱和度低于预设血氧饱和度范围的下限值时,将所述吸入氧浓度和所述呼气末正压中位置较高的值保持不变,将位置较低的值逐步向上调节。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呼吸支持设备的呼吸参数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低血压调节策略包括:
在呼吸参数调节过程中,如果首次调节后所述血压低于预设血压范围的下限值,则将所述呼气末正压调至最低;
否则,将所述呼气末正压按照所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调节表格向左调一个值;如果所述血氧饱和度大于预设血氧饱和度范围的上限值,则保持吸入氧浓度不变;如果所述血氧饱和度小于预设血氧饱和度范围的下限值,则将所述吸入氧浓度向右调一个值,直至所述血压满足预设血压范围。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呼吸支持设备的呼吸参数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张指数调节策略包括:
获取牵张指数,并根据所述牵张指数的值对所述呼气末正压进行调节;
比较所述血氧饱和度与预设血氧饱和度范围,并根据比较结果对所述吸入氧浓度进行调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谊安医疗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谊安医疗系统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25392.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