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分布式汽车启动系统及汽车在审
申请号: | 201811625454.2 | 申请日: | 2018-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7686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7 |
发明(设计)人: | 蒋余厂;贺朝阳;钱慧佳;张敏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欧菲智能车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25/25 | 分类号: | B60R25/25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传鑫;熊永强 |
地址: | 200001 上海市嘉***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布式 汽车 启动 系统 | ||
本申请涉及一种分布式汽车启动系统,包括基于CAN总线互连的第一指纹模块和第二指纹模块,以及分别与所述第二指纹模块连通的车身控制模块和发动机控制模块。所述第一指纹模块设置于汽车的车门外侧,用于识别用户操作并通过所述第二指纹模块命令所述车身控制模块解锁或锁定所述车门。所述第二指纹模块设置于所述汽车轿厢内,用于识别用户操作并通过所述发动机控制模块对发动机启动或熄火。本申请分布式汽车启动系统利用指纹的唯一性来提高汽车的防盗能力,使得用户不用配备钥匙即可启动汽车。本申请还利用CAN总线来降低数据传输成本,简化结构。本申请还涉及装配该分布式汽车启动系统的汽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汽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分布式汽车启动系统,以及具有所述分布式汽车启动系统的汽车。
背景技术
当前汽车领域中,无钥匙进入及启动(Passive Entry Passive Start,PEPS)系统具有无需按动遥控器即可进入车内,以及一键启动发动机等功能。PEPS具有智能化的门禁管理能力和更高的防盗性能,已经成为汽车电子防盗系统应用的主流。PEPS系统通常由无钥匙控制模块、电子转向柱锁、一键启动开关、发动机防盗线圈、智能钥匙、门把微动开关、低频天线等功能元件组成。
此外,PEPS具有传统遥控钥匙(Remote Keyless Entry,RKE)系统的全部功能。例如,遥控解闭锁、遥控升降窗、车门自动解锁、无钥匙启动发动机等。然而,在具体应用中,PEPS系统仍然需要用户随时携带钥匙才能完成对汽车的解锁动作,同时还造成汽车防失窃能力的下降。此外,PEPS系统无法识别不同的驾驶员并针对性的执行相应的个性化设置,不能满足汽车智能化的发展需求。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指纹识别来启动汽车的分布式汽车启动系统。具体包括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分布式汽车启动系统,包括第一指纹模块和第二指纹模块,所述第一指纹模块存储有预设指纹组,所述预设指纹组内包括至少一个预设指纹,所述第一指纹模块设置于汽车的车门外侧,所述第二指纹模块与所述第一指纹模块基于汽车的CAN总线连接,并设置于所述汽车的轿厢内;所述汽车包括车身控制模块和发动机控制模块,所述车身控制模块和所述发动机控制模块均与所述第二指纹模块基于汽车的CAN总线连接;所述第一指纹模块根据用户触摸操作产生第一指纹信息,并将所述第一指纹信息与所述预设指纹组中的至少一个所述预设指纹进行匹配,当判定所述第一指纹信息与任一所述预设指纹相匹配时,所述第一指纹模块发送第一指令至所述第二指纹模块,所述第二指纹模块根据所述第一指令控制所述车身控制模块解锁或锁定所述车门;所述第二指纹模块也存储有所述预设指纹组,所述第二指纹模块根据用户触摸操作产生第二指纹信息,并将所述第二指纹信息与所述预设指纹组中的至少一个所述预设指纹进行匹配,当判定所述第二指纹信息与任一所述预设指纹相匹配时,所述第二指纹模块控制所述发动机控制模块启动或熄火所述汽车。
本申请分布式汽车启动系统通过互连的所述第一指纹模块和所述第二指纹模块来分别感应用户的输入操作。其中所述第一指纹模块设置于所述汽车车门外侧,使得用户从车外能够触摸所述第一指纹模块并实现汽车的开闭锁功能。具体地,所述第一指纹模块通过对用户触摸产生的第一指纹信息与所述预设指纹组中的至少一个预设指纹进行匹配判定,可以在判定成功后发送第一指令给所述第二指纹模块,并通过所述第二指纹模块发送指令给所述车身控制模块以解锁或锁定所述车门。待用户进入驾驶位后,本申请分布式汽车启动系统还通过设置于所述汽车轿厢内的所述第二指纹模块来对用户的触摸产生第二指纹信息,并将所述第二指纹信息与所述预设指纹组中的至少一个预设指纹进行判定,在判定成功后还能通过所述发动机控制模块给所述发动机启动或熄火。本申请启动系统实现了真正的无钥匙启动,同时利用指纹的唯一性提高了汽车的防盗性能。本申请还利用CAN总线进行数据传输,简化了本申请启动系统的结构,并节约了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欧菲智能车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欧菲智能车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2545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