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油茶树成林专用叶面肥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1626699.7 申请日: 2018-12-28
公开(公告)号: CN109516876A 公开(公告)日: 2019-03-26
发明(设计)人: 覃其云;唐健;王会利;曹继钊;潘波;石媛媛;覃祚玉;宋贤冲;邓小军 申请(专利权)人: 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
主分类号: C05G3/00 分类号: C05G3/00;C05G3/04;A01C21/00
代理公司: 深圳新创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23 代理人: 关文龙
地址: 530002 广*** 国省代码: 广西;4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油茶 叶面肥 喷施 制备 落叶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铵 硼酸 聚天门冬氨酸 果实膨大期 磷酸一氢钾 精准施肥 硫酸亚铁 营养不足 营养需求 出油率 甲壳素 间隔期 硫酸镁 硫酸锌 重量份 抽梢 新叶 尿素 施用 生长 补充
【说明书】:

一种油茶成林专用叶面肥,以重量份为单位包括以下原料:尿素150‑280份、磷酸一氢钾100‑180份、硫酸镁2‑12份、硫酸锌5‑15份、硫酸亚铁3‑10份、硼酸2‑10份、聚天门冬氨酸20‑70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20‑40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铵2‑20份、甲壳素5‑30份、EDTA二钠5‑20份;采用精准施肥的方法进行施用。本发明制备的油茶成林专用叶面肥,用于油茶的抽梢、果实膨大期,针对油茶短期内营养不足,提供足够的生长营养需求,达到提高油茶产量,提升出油率的目的,在6月中旬至10月发生落叶,及时补充叶面肥,喷施次数为2‑3次,喷施间隔期为15‑20d,可以减少落叶,增加新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肥料制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油茶树成林专用叶面肥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油茶,又称茶籽树、茶油树,指山茶属植物中具有较高栽培经济价值的油用物种,是中国南方特有的木本食用油料植物。油茶树一次栽种,多年受益,从栽种第三年开始挂果,6年以后可达盛果期,收益期可达数十年。油茶主要分布于我国南方的14个省区,湖南、江西、广西是重点产区。油茶具有适生范围广、耐干旱贫瘠、抗逆性强等特点,是抗污染能力强的树种;秋冬开花,花期长,是宝贵的蜜源植物。种植油茶既可以绿化国土,又能保持水土、调节气候、美化环境,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广西是我国油茶重点产区之一,全区现有油茶林面积约550万亩,占全国油茶总面积5500万亩的10%,常年年产茶籽油约3.5万吨,占全国茶油年总产量20万吨的16.9%,最高年产量达4.3万吨。广西的油茶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列全国第三位、科技研发成果列全国第二位、平均单产列全国第一位。全区有油茶分布的县(区)61个,以柳州、桂林、百色、河池、贺州等五市为主,其中种植面积10万亩以上的重点产区县有:三江、融水、融安、鹿寨、龙胜、平乐、恭城、巴马、凤山、右江、田林、田阳、凌云、隆林、那坡、八步、昭平、富川和平桂管理区等19个县(区)。三江县油茶林面积达到74万亩,为全区油茶种植面积最大的县,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油茶之乡”。同时,三江县和巴马县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全国经济林(油茶)产业建设示范县”。

油茶林面积550万亩,居全国第三位;常年茶油产量4.3万吨,居全国第三位,亩产7.85公斤,居全国第一位。广西油茶产业取得一定发展,但现有油茶林面积中,80%以上为低产林分,由于施肥不当、肥料不能被充分利用,根外追肥(喷施叶面肥),作为根施肥料的有益补充,具有通过叶片吸收,有效养分不受土壤固定,吸收效率高,见效快等特点,但目前尚未见有适合油茶成林的专用叶面肥配方及施用技术的相关报道。

以上背景技术内容的公开仅用于辅助理解本发明的发明构思及技术方案,其并不必然属于本专利申请的现有技术,在没有明确的证据表明上述内容在本专利申请的申请日已经公开的情况下,上述背景技术不应当用于评价本申请的新颖性和创造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精准施肥、管理油茶树生长的油茶成林配方施肥,以解决油茶树成林施肥用量不当、造成各种土壤问题等技术问题。

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油茶树成林专用叶面肥及其制备方法,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油茶成林专用叶面肥,以重量份为单位包括以下原料:尿素150-280份、磷酸一氢钾100-180份、硫酸镁2-12份、硫酸锌5-15份、硫酸亚铁3-10份、硼酸2-10份、聚天门冬氨酸20-70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20-40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铵2-20份、甲壳素5-30份、EDTA二钠5-20份;采用精准施肥的方法进行施用。

优选地,所述的油茶成林专用叶面肥,所述的叶面肥以重量份数为单位包括:尿素150-250份、磷酸一氢钾100-160份、硫酸镁5-12份、硫酸锌7-15份、硫酸亚铁3-8份、硼酸5-10份、聚天门冬氨酸30-60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20-30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铵5-20份、甲壳素10-30份、EDTA二钠8-20份。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未经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2669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