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桉树高产的种植方法、所用肥料及其配制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1626704.4 申请日: 2018-12-28
公开(公告)号: CN109588196A 公开(公告)日: 2019-04-09
发明(设计)人: 覃祚玉;唐健;潘波;王会利;石媛媛;宋贤冲;覃其云;曹继钊;邓小军 申请(专利权)人: 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
主分类号: A01G17/00 分类号: A01G17/00;A01C21/00;G06Q50/02;C05G1/00;C05G3/00
代理公司: 深圳新创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23 代理人: 关文龙
地址: 530002 广*** 国省代码: 广西;4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桉树 肥料 微生物菌剂 种植 配制 高产 科学种植 生态效益 土壤板结 原料粉碎 种植管理 灰霉病 粘结剂 桉树苗 定植 翻耕 混均 配比 造粒 过量 平整 施肥 衰退 生长 防治 污染 土地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桉树高产的种植方法、所用肥料及其配制方法,种植方法为土地翻耕平整、桉树苗定植、种植管理,砍伐等步骤;肥料包括以下原料:N元素、P元素、K元素、辅料、粘结剂、微生物菌剂B,经过原料粉碎、混均、造粒等步骤制得。本发明通过科学种植并结合满足桉树生长需求的精准配比肥料,避免过量施肥污染及土壤板结、地力衰退等问题,使用的微生物菌剂对于桉树焦枯病、灰霉病等起到一定的防治作用,采用本发明种植桉树产量提高32.89%以上,成本降低,具有较为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林木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桉树高产的种植方法、所用肥料及其配制方法。

【背景技术】

桉树又称尤加利树,为桃金娘科桉属植物的统称。桉树有600余种,为常绿高大乔木,其树冠形状有尖塔形、多枝形和垂枝形等;单叶,全缘,革质,有时被有一层薄蜡质;叶子可分为幼态叶、中间叶和成熟叶三类,多数品种的叶子对生,较小,心脏形或阔披针形。桉树性喜光,喜湿,耐旱,耐热,畏寒,对低温很敏感。桉树桉树具有较强的药用、经济等价值,作为人工林的主要树种遍布世界各地。

但由于目前桉树种植用的肥料配比不科学、种植管理方法不当,片面追求经济利益,使得桉树种植中存在着种植过密、施肥过量等问题,这不仅造成环境污染,也导致了林地土壤板结、地力衰退,出现了所谓的桉树是“抽水机”、“抽肥机”、“霸王树”等负责报道。

基于此,本申请发明人经过了数十年刻苦钻研,针对桉树生长种植管理、营养吸收分配规律、土壤供肥能力以及各肥料养分利用率等进行系列研究,形成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桉树的科学种植及精准肥料配比实现了桉树的高产并降低了种植投放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桉树高产的种植方法、所用肥料及其配制方法,以解决目前桉树种植用的肥料配比不科学、种植管理方法不当,使得桉树种植中存在着种植过密、施肥过量、肥料配比不合理等问题。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桉树高产的种植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待种植桉树的土地除去杂草、灌木,翻耕平整,以行距3-4m、株距1.5-3m挖60cm×40cm×40cm的坑;

S2:每个坑内加入混合土5-10kg、有机肥0.2-0.5kg以及木霉菌0.001-0.003kg,然后植入高20-40cm的桉树苗,回填泥土至高出表面5-10cm并保证桉树苗正直,浇定根水,每亩种植桉树苗80-120株;

S3:每年对桉树修剪枝条培育干材,枯枝落叶定期清理收集于桉树附近,洒上微生物菌剂A,然后覆土;桉树的病虫害防治药剂均选自市场上销售的常规药剂并按要求使用;

S4:种植后3年内,结合追肥进行松土除草2-3次,以桉树苗为中心,半径为40-80cm范围内的杂草全部清除,浅耕松土;种植后施肥方法为种植后第1年内或第2年内,每年在距桉树主干10-20cm处开深10-15cm的沟,然后按每株施入肥料0.3-0.6kg,再覆土盖住肥料,每年施肥1-3次;种植后第2年或第3年起,每年在距桉树主干25-40cm处开深15-30cm的沟,然后按每株施入肥料0.3-1.3kg,再覆土盖住肥料,每年施肥1-2次;

S5:桉树种植6-10年后间伐,间伐后的桉树每株施0.5-1.3kg的肥料,每隔1年进行施肥1-2次,保留健壮的枝条1-2根。

所述混合土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粗河沙10-16份、菌渣8-10份、泥炭土6-9份、泥土3-5份。

所述有机肥中包括占总量12-18%麦饭石、5-8%沸石、4-7%钾长石。

所述麦饭石粒径为0.01-0.2cm,沸石粒径为0.05-0.2cm。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未经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2670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