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空调节能温度确认方法、装置及智能空调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1626901.6 | 申请日: | 2018-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5526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发明(设计)人: | 徐家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奥克斯空调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1/67 | 分类号: | F24F11/67;F24F11/64;F24F11/46;F24F110/12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成律师事务所 11646 | 代理人: | 张栋栋 |
地址: | 315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调 节能 温度 确认 方法 装置 智能 控制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节能温度确认方法、装置及智能空调控制系统。所述空调节能温度确认方法包括:接收空调器发送的运行状态数据;根据运行状态数据计算空调器所属区域范围耗电量阈值;当确认空调器耗电量均值超出所属区域范围的耗电量阈值时根据环境温度确定空调器的节能温度,本发明通过对于耗电量均值超出阈值的空调器,通过空调器所处区域范围的耗电量阈值以及环境温度重新确定目标温度,为空调器设定节能温度,空调器通过运行节能温度可以在保障客户的制冷或制热需求的同时降低空调器的能耗,提升用户满意度和用户体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空调节能温度确认方法、装置及智能空调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不断进步,空调器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由于空调器可通过调节室内环境温度来为用户带来舒适的体验,空调器成为了最为常见的家用电器之一。随着人工智能和智能家居的发展,智能空调的市场占比越来越高,智能空调APP逐渐代替遥控器作为空调控制的方式。节能环保、低碳经济和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关注的焦点,如何节省空调器的能耗,也成为人们主要关注的问题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是:解决现有的空调器运行时能耗过高,容易造成浪费等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空调节能温度确认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接收多个空调器发送的运行状态数据;所述运行状态数据包括所述空调器的位置信息、工作模式、室外环境温度、运行时间段、空调器的耗电量及空调目标温度;根据接收的多个所述空调器发送的运行状态数据计算得到空调器所属区域范围的空调器耗电量阈值;当确认接收的所述空调器的耗电量均值超出所述空调器所属区域范围的空调器耗电量阈值时,根据接收的所述空调器的运行状态数据确定所述空调器的节能温度。对于耗电量均值超出阈值的空调器,根据其工作的室外环境温度重新确认其节能温度,对于耗电量均值超出阈值的空调器设定节能温度,通过运行节能温度,在保障用户制冷或制热需求的同时可以降低空调器工作的能耗,提升用户满意度和用户体验。
进一步地,所述空调器的工作模式包括制热模式及制冷模式,当所述空调器工作在制热模式时,所述节能温度为最佳制热温度,当所述空调器工作在制冷模式时,所述节能温度为最佳制冷温度。节能温度即是确定空调器的最佳目标温度,确认空调器的最佳目标温度,通过调节空调以最佳目标温度运行,保证用户的体验同时,降低空调器的能耗。
进一步地,当所述空调器工作在制冷模式时,根据接收的所述空调器的运行状态数据确定所述空调器的节能温度的步骤包括:
当所述室外环境温度T外环高于第二预设环境温度T外环2且低于第一预设环境温度T外环1时,根据式子:计算得到最佳制冷温度T最佳,其中N为常数,K1为根据环境温度确认的最低制冷温度。根据不同的室外环境温度,当室外环境温度在设定的阈值基础上降低时,将空调器的最佳制冷温度在最低制冷温度的基础上升高,在保证空调器的制冷效果的同时,降低空调器的能耗。
进一步地,当所述空调器工作在制冷模式时,根据接收的所述空调器的运行状态数据确定所述空调器的节能温度的步骤包括:
当所述室外环境温度T外环高于或等于第一预设环境温度T外环1时,确认所述最佳制冷温度T最佳为最低制冷温度K1;
当所述室外环境温度T外环低于或等于第二预设环境温度T外环2时,确认所述最佳制冷温度T最佳为第二预设目标温度K2。
当室外环境温度高于设定的阈值第一预设环境温度T外环1或者低于设定的阈值时第二预设环境温度T外环2,分别对空调器的最佳制冷温度进行限定,在保证空调器的制冷效果的同时,降低空调器的能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奥克斯空调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奥克斯空调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2690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