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调模具在审
申请号: | 201811627536.0 | 申请日: | 2018-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547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2 |
发明(设计)人: | 任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汽车模具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33/00 | 分类号: | B29C33/00;B21J13/02;B22D17/22 |
代理公司: | 天津滨海科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11 | 代理人: | 杨慧玲 |
地址: | 300308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具主体 顶压件 底座 环型 通槽 侧壁 底座侧壁 可调模具 开口向下设置 侧壁穿过 底座开口 底座扣合 高度调节 模具本体 向上设置 向下移动 凹型槽 开口端 上表面 向下压 上端 插接 顶出 内周 外接 下端 模具 制作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调模具,包括底座、模具主体和顶压件,所述底座、模具主体和顶压件均为凹型槽结构,且所述模具主体和顶压件均开口向下设置,所述底座开口向上设置,所述模具本体的开口端外侧开设有L型槽体,所述底座侧壁外接在L型槽体处,所述模具主体侧壁内周向设有环型通槽,所述顶压件的侧壁从模具主体的上表面插接在环型通槽内并与底座侧壁相接触。本发明有益效果:将底座扣合在模具主体的底部,所述顶压件侧壁穿过环型通槽并与底座上端接触,所述顶压件可以向下压,将顶压件侧壁顶出环型通槽,使得底座向下移动,最终使得底座下端到模具主体顶端的距离可以调节,根据所要制作模型的高度进行模具的高度调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可调模具。
背景技术
模具是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模具是用来制作成型物品的工具,这种工具由各种零件构成,不同的模具由不同的零件构成。它主要通过所成型材料物理状态的改变来实现物品外形的加工。
对于同一外形的模型,往往存在尺寸不一致的需求,如果单独对每个尺寸的模型都进行一个模具的设计,费时费力,且浪费制造模具的原材料。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可调模具,以解决上述问题的不足之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可调模具,包括底座、模具主体和顶压件,所述底座、模具主体和顶压件均为凹型槽结构,且所述模具主体和顶压件均开口向下设置,所述底座开口向上设置,所述模具本体的开口端外侧开设有L型槽体,所述底座侧壁外接在L型槽体处,所述模具主体侧壁内周向设有环型通槽,所述顶压件的侧壁从模具主体的上表面插接在环型通槽内并与底座侧壁相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的底板上表面沿内壁边缘处周向设有环形槽,所述L型槽体的侧壁插接在环形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L型槽体侧壁的截面尺寸与环形槽截面尺寸一致。
进一步的,所述环型通槽与顶压件侧壁的截面尺寸一致。
进一步的,所述顶压件的深度大于环型通槽的深度。
进一步的,所述顶压件的上表面上设有防滑块。
进一步的,所述模具主体上端的外侧壁两侧设有支撑块。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所述的可调模具具有以下优势:
本发明所述的可调模具将底座扣合在模具主体的底部,所述顶压件侧壁穿过环型通槽并与底座上端接触,所述顶压件可以向下压,将顶压件侧壁顶出环型通槽,使得底座向下移动,最终使得底座下端到模具主体顶端的距离可以调节,根据所要制作模型的高度进行模具的高度调节。
附图说明
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可调模具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底座;2-模具主体;3-顶压件;4-L型槽体;5-环型通槽;6-环形槽;7-防滑块;8-支撑块。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汽车模具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天津汽车模具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2753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