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图像融合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628117.9 | 申请日: | 2018-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710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3 |
发明(设计)人: | 杨国龙;欧阳君子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美电贝尔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T5/50 | 分类号: | G06T5/50 |
代理公司: | 广州文智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4469 | 代理人: | 刘敏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画面图像 融合 定位结果 融合模块 多图像 全景图像信息 定位设置 获取模块 全景图像 图像融合 失真 全景 图像 局部细节 特征提取 拼接处 图像点 缺省 | ||
本发明涉及图像融合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多图像融合方法,包括获取模块和融合模块,包括以下步骤;S1,通过获取模块分别获取全景图像信息以及全景图像所对应的多画面图像信息;S2,分别对全景图像信息和多画面图像信息进行图像点特征提取;S3,对多画面图像信息作全景中定位设置,得到定位结果;S4,通过定位结果,融合模块对所述多画面图像信息进行融合,形成一幅融合后的图像,本发明公开的多图像融合方法,通过对多画面图像信息作全景中定位设置得到定位结果,再通过融合模块对多画面图像信息进行融合,形成一幅融合后的图像,能有效的避免拼接处局部细节出现失真的情况,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图像融合和全景图像失真,缺省,清晰度低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融合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多图像融合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多姿多彩,而摄影,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但是,在照片拍摄后,很多时需要后期对图像进行融合处理,现有的图像融合方案,首先经过多路采集设备进行图像采集,把采集到的图像进行特征提取,最后根据特征点的位置进行全景拼接,当采集图像时,一般会采用多个采集设备,并且采集设备的布局通常会要求尽可能达到镜头焦点重合,这样才能保证后期过缝效应不明显,采集后的图像需要经过计算机视觉算法进行特征提取,该部分计算复杂度较高,此外,现有的图像融合算法存在以下问题:现有的全景图像融合算法都仅仅是全景图像拼接算法,就是将采集设备采集的不同角度的画面按照上述系列步骤简单拼凑在一起形成一个全景图像,现有的拼接算法大致分为一下几个步骤:1、对每幅图进行特征点提取,2、对对特征点进行匹配,3、进行图像配准,4、把图像拷贝到另一幅图像的特定位置,5、对重叠边界进行特殊处理,这种做法中的特征提取只是基于每幅因子图像在算法上的提取,由于算法或多或少存在特征提取上的误差,所以导致拼接处局部细节出现失真,有时甚至会出现人物肢体的缺省。这样尤其是在监控领域,画面的模糊以及人物的缺省将导致非常严重的后果。
因此,提出一种解决上述问题的多图像融合方法实为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至少一种缺陷(不足),提供一种多图像融合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多图像融合方法,包括获取模块和融合模块,包括以下步骤;
S1,通过获取模块分别获取全景图像信息以及全景图像所对应的多画面图像信息;
S2,分别对全景图像信息和多画面图像信息进行图像点特征提取;
S3,对多画面图像信息作全景中定位设置,得到定位结果;
S4,通过定位结果,融合模块对所述多画面图像信息进行融合,形成一幅融合后的图像。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1中包括以下步骤;
S11,通过获取模块获取全景图像信息;
S12,通过获取模块获取多画面图像信息,。
更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2中包括以下步骤;
S21,对多画面图像信息进行特征提取,得到提取结果;
S22,基于提取结果对所述多画面图像信息进行图像拼接,获取所述拼接结果。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3中包括以下步骤;
S31,基于拼接结果对多画面图像信息进行几何映射获取所述全景图像信息;
S32,对全景图像信息做全景中定位设置,得到定位结果;
S33,对全景图像信息进行几何映射,获取多画面图像信息。
更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4中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美电贝尔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美电贝尔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2811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