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血流速度的激光散斑检测方法及检测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1628124.9 | 申请日: | 2018-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178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7 |
发明(设计)人: | 张红艳;李鹏程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鄂州工业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61B5/0285 | 分类号: | A61B5/0285;A61B5/026;A61B5/02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冯子玲 |
地址: | 43604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血流 基础血流 冷刺激 激光散斑检测 待测区域 激光散斑 检测装置 微循环 技术获取 流速变化 实时观测 实时监测 速度变化 血流成像 血流检测 血流状态 非接触 造影剂 无创 扫描 血管 检测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血流速度的激光散斑检测方法及检测装置,其中,所述检测方法采用激光散斑血流成像技术获取待测部位的基础血流速度,再获得冷刺激结束后的待测区域血流速度,冷刺激后的待测区域血流速度与基础血流速度的差值再与基础血流速度相比,获得血流速度在冷刺激前后的流速变化比。本发明采用激光散斑血流检测方法实时监测血流速度,可以通过不同阶段的血流速度变化来判断血管情况和供血循环情况,可实时观测微循环的血流状态,无需造影剂、无需扫描、无创且非接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血流速度的激光散斑检测方法及检测装置,属于激光检测领域。
背景技术
硬皮病是一种以皮肤炎性、变性、增厚和纤维化进而硬化和萎缩为特征的结缔组织病,发病原因尚不明确。硬皮病可分为局限性硬皮病和系统性硬皮病,后者伴有四肢末梢血管及内脏的血管功能紊乱,血管收缩和血管舒张间的平衡被打破,血管舒张减少或血管收缩增加,从而引起血管持续收缩,血流降低。最典型的,系统性硬皮病患者手指端或脚趾端受冷刺激结束后,极易诱发血管发生收缩,指/趾末微循环供血难以恢复或恢复时间加长,该现象被称之为雷诺现象。通过评判系统性硬皮病患者的指/趾末在受冷刺激结束后微循环血流恢复程度可对系统性硬皮病病情进行检测。目前,尚缺乏客观有效的微循环血流实时监测方法或工具,医生往往通过直接观察体征,通过体温、体色、体感来评判病情,这种诊断方法缺乏客观性,易受主观判断和其他环境因素的干扰。因此,急需开发一种血流速度的检测方法和装置,用于各类型相关临床疾病检测。
激光散斑血流成像(laser speckle flowgraphy,LSFG)技术也称激光散斑衬比分析(laserspeckle contrast analysis,LSCA)技术,激光散斑血流成像技术的原理是利用血管中红细胞运动产生的后向动态散斑对比度值来获取血流速度信息,因此通过成像方式能够获得全场的二维高分辨率的血流分布图像,不需要结合机械扫描,也不需要注入外源性物质,就可以实现长时间并且连续性的血流监测。再结合CCD相机以及高性能的并行运算设备,可达到毫秒量级的时间分辨率和微米量级的空间分辨率。该技术采用一种无需扫描的全场光学成像方法,可对血流变化进行定量分析。目前已有临床使用的经验,包括术后血流成像监测、囊肿数据的收集等,该技术可用于进行各类型的血流检测。因此考虑以激光散斑血流成像技术为基础,开发一种血流速度的激光散斑检测方法。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获得一种血流速度的激光散斑检测方法及检测装置。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之一,本发明采用的血流速度的激光散斑检测方法的技术方案如下:
所述检测方法采用激光散斑血流成像技术获取待测部位的基础血流速度,再获得冷刺激结束后的待测区域血流速度,冷刺激后的待测区域血流速度与基础血流速度的差值再与基础血流速度相比,获得血流速度在冷刺激前后的流速变化比。激光散斑血流成像技术为现有技术,该技术的具体操作方法和数据处理步骤在此不做赘述。
优选的,冷刺激结束后的血流速度包括冷刺激结束后血流速度和恢复期后血流速度。冷刺激结束后的流速与基础血流速度的差值再与基础血流速度的比值说明待测部位受冷刺激结束后的血管收缩程度,比值数值越低说明受冷刺激结束后的血管收缩程度越强。经过恢复期的恢复,恢复期后的流速与基础血流速度的差值再与基础血流速度的比值说明了待测部位受冷刺激结束后的供血恢复能力,比值数值越低说明受冷刺激结束后待测部位的供血恢复时间越长。
所述恢复期为检测前的统一预设时间,具体为5~15min。恢复期时长以充分判断血供恢复程度和患者耐受度为前提,统一时间可以确保评判标准的统一。
优选的,待测部位为四肢末端。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待测部位优选患者的指/趾末接受冷刺激。
冷刺激为可诱发血管收缩但不引起冻伤的低温刺激。考虑到患者的耐受程度,不同患者的冷刺激时间可以不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鄂州工业技术研究院,未经华中科技大学鄂州工业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2812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