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运营商数据的用户分类识别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628277.3 | 申请日: | 2018-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884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8 |
发明(设计)人: | 金俊峰;方健;张海永;黄文东;郭冰 | 申请(专利权)人: | 科大国创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4/02 | 分类号: | H04W4/02;H04W4/029;H04W8/18 |
代理公司: | 合肥昊晟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53 | 代理人: | 王林 |
地址: | 230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运营商 数据 用户 分类 识别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运营商数据的用户分类识别方法,采集带有经纬度、用户标识的数据源,根据经纬度进行计算并排序;根据合理值,剔除经纬度不合理的异常数据;根据连续的两条记录中的经纬度计算出直线距离,同时根据连续的两条记录中的时间计算出时间差,获得用户直线速度;根据用户直线速度判断用户在某时间段内在道路上乘坐交通工具行驶。本发明基于运营商的数据,利用信号变化稳定性、移到速度、使用基站小区等特征,综合判断用户是否在道路上,为后续的道路拥堵、公交线路规划、城市交通规划、城市人流OD流向统计等工作提供核心数据支撑,对交通管控的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运营商数据的深度分析技术,尤其涉及的是一种基于运营商数据的用户分类识别方法。
背景技术
通讯运营商数据几乎包含了大部分人民的日常行为特征的相关数据,对整个社会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各周边领域的不断发展,对识别道路用户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尤其是在交通拥堵分析、城市公交规划、城市线路规划等方面的需求越来越旺盛,争取运营商数据在这些领域提供精准的数据或能力支撑。
因当前运营商定位精度还不够,无法识别道路用户,其他方面也没有一种技术或方法可以识别道路上的用户,导致现有很多相关需求无法支撑,数据价值得不到有效发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无法实现对道路用户不同状态的有效识别,提供了一种基于运营商数据的用户分类识别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
(1)采集带有经纬度、用户标识的数据源,根据经纬度进行计算并排序;
(2)根据合理值,剔除经纬度不合理的异常数据;
(3)根据连续的两条记录中的经纬度计算出直线距离,同时根据连续的两条记录中的时间计算出时间差,获得用户直线速度;
(4)根据用户直线速度判断用户在某时间段内在道路上乘坐交通工具行驶。
所述数据源包括含有用户发生业务时的具体的经纬度位置信息的S1-U信令数据;
含有用户信息、用户上下行接收信号码功率、上下行信噪比、时间提前量、上下行路径损耗、UE发射功率及NodeB发射功率、MR.Tadv数据的MR数据;
含有用户应用各小区之间切换记录的切换数据;
含有各个小区唯一标识、所在位置经纬度的小区配置数据。
所述步骤(2)中,合理值的计算方法如下:
(21)计算当前经纬度与小区位置之间的距离,设为D;
(22)根据MR.Tadv值计算当前MR数据距离小区的距离以及最大距离Dmax和最小距离Dmin;
(23)当Dmin≤D≤Dmax时,合理值=1,当D>Dmax时,合理值=Dmax/D,当D<Dmin时,合理值=Dmin/D;
(24)合理值为1的时候,判定实际上报的经纬度为合理数据,否则为异常数值。
所述识别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5)根据用户直线速度,筛选速度变化特征为由正常速度到零,再由零到正常速度的用户;
(6)找出上述用户中速度为零的时间段内的相关信息;
(7)剔除使用室内小区的记录,然后计算信号稳定度;
(8)根据信号稳定度判断用户在某时间段在道路上行驶过程中出现等待红绿灯的情况。
所述步骤(7)中,稳定度的计算方法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科大国创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科大国创软件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2827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