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弧形锻件残余应力消除的工艺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628398.8 | 申请日: | 2018-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4003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9 |
发明(设计)人: | 刘强;吴道祥;陈焕良;李丹丹;曾庆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铝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F1/04 | 分类号: | C22F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王会会;李海建 |
地址: | 401326 重庆市九龙***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弧形 锻件 残余 应力 消除 工艺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弧形锻件残余应力消除的工艺方法,包括:1)将模锻件进行一次冷压缩;2)将模锻件进行二次冷压缩。通过上述工艺方法,不仅可以有效的对弧形锻件的残余应力进行消除,而且操作难度小,成本低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航空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弧形锻件残余应力消除的工艺方法。
背景技术
大型T型截面弧形锻件作为飞机承力结构件,容易在淬火后产生变形且存在较大残余应力,在机加工时产生严重机加变形,所以需要进行冷变形达到矫形和消除残余应力的目的。
当前,国外一般采用靠模拉伸的方法消除残余应力,但是需要大型拉伸设备,投入较大,在缺少大型拉伸设备的情况下,采用一套模具对该类锻件进行冷压缩时,尤其是对圆角进行压缩时,圆角处对压缩变形极其敏感,对压缩精度要求极高,难以控制,且容易发生卡莫,若避开圆角部位,则锻件交叉处的应力得不到有效释放,对残余应力的消除效果极不理想。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弧形锻件残余应力消除的工艺方法,不仅能够对残余应力进行有效消除,而且操作难度小,成本低廉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弧形锻件残余应力消除的工艺方法,不仅能够对残余应力进行有效消除,而且操作难度小,成本低廉。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弧形锻件残余应力消除的工艺方法,包括:
1)将模锻件进行一次冷压缩;
2)将所述模锻件进行二次冷压缩。
优选的,在所述步骤1)中,采用平面上模和平面下模对所述模锻件进行冷压缩。
优选的,在所述步骤1)中,所述平面上模和所述平面下模均包括用于与所述模锻件相接触的平面。
优选的,在所述步骤2)中,采用弧形冷压上模和弧形冷压下模对所述模锻件进行冷压缩。
优选的,在所述步骤2)中,所述弧形冷压上模和所述弧形冷压下模均包括用于与所述模锻件相接触的弧形面。
优选的,所述模锻件为T型截面模锻件,或者为工型截面模锻件。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弧形锻件残余应力消除的工艺方法,包括:1)将模锻件进行一次冷压缩;2)将模锻件进行二次冷压缩。通过上述工艺方法,不仅可以有效的对弧形锻件的残余应力进行消除,而且操作难度小,成本低廉。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的,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弧形锻件残余应力消除的工艺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一次冷压缩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二次冷压缩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二次冷压缩的位置结构示意图。
其中,各部件名称如下:
1-模锻件,2-平板上模,3-平板下模,4-弧形冷压上模,5-弧形冷压下模。
具体实施方式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核心在于提供一种弧形锻件残余应力消除工艺方法,不仅能够对残余应力进行有效消除,而且操作难度小,成本低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铝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西南铝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2839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