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X射线透射和背散射检测装置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628452.9 | 申请日: | 2018-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903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9 |
发明(设计)人: | 李永;王强;郭凤美;郑玉来;田利军;刘超;王国宝;颜静儒;田星皓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N23/203 | 分类号: | G01N23/203;G01N23/04;G01V5/0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张成新 |
地址: | 10241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背散射 透射 检测装置 透射检测 数据采集和处理 图像 传感器单元 传送单元 检测区域 检测图像 检测信息 输出单元 检测 安检 分辨 输出 | ||
本发明提供一种X射线透射和背散射检测装置,包括:X射线透射检测单元;X射线背散射检测单元;传送单元;传感器单元;数据采集和处理单元;输出单元。本发明还提供一种X射线透射和背散射检测方法。本发明的X射线透射和背散射检测装置和方法能将进入检测区域的物品的透射检测图像和背散射检测图像同时在一张图像上输出显现,便于安检人员更迅速、准确地查看和分辨检测信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安全检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透射和背散射复合安全检查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安全检查是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手段,目前常用的方法包括人工检查和X射线检测。人工检查费时费力,而X射线检测技术可进行快速、不开箱的检查。目前X射线安全检查系统大多使用X射线透射检测技术,可以突显刀具等金属违禁品,但对低原子序数违禁物品的分辨能力较差。与之相比,X射线背散射技术可以在被检物的一侧(与射线源同侧)给出检测图像,同时突显炸药、毒品、陶瓷凶器、汽油等非金属违禁品。但由于X射线背散射信号很弱,随着检测深度增加,散射光子减少,多次散射几率加大,有效探测光子数量有限,导致图像没有透射图像清晰。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X射线透射和背散射的特点,将二者的优点结合,提供一种利用X射线透射和背散射检测,将两种检测结果同时显示在一张图像上的装置和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X射线透射和背散射检测装置,包括:
X射线透射检测单元,用于获取检测对象的X射线透射图像数据;
X射线背散射检测单元,用于获取检测对象的X射线背散射图像数据;
传送单元,连接X射线透射检测单元和X射线背散射检测单元,用于传送检测对象;
传感器单元,沿检测对象的传送路径设置,用于获取检测对象在X射线透射检测单元和X射线背散射检测单元中的位置信息;
数据采集和处理单元,与X射线透射检测单元、X射线背散射检测单元和传感器单元连接,用于采集X射线透射图像数据、X射线背散射图像数据和检测对象的位置信息,并将检测对象的图像数据和位置信息进行处理,得到透射与背散射图像集成的图像数据;
输出单元,与数据采集和处理单元连接,用于输出透射与背散射图像集成的图像。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传感器单元包括一个或多个红外对射装置或激光测距装置。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传感器单元包括至少两组传感器,第一组传感器用于获得水平方向的位置信息,第二组传感器用于获得竖直方向的位置信息。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传感器单元包括至少一组红外对射装置和至少一组激光测距装置,分别设置在检测对象的传送通道的侧部和顶部,特别地,至少一组红外对射装置设置在传送通道的侧部靠近底面的位置,至少一组激光测距装置设置在传送通道的顶部。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传感器单元包括在X射线透射检测单元和X射线背散射检测单元的检测空间内等间距安置的多个传感器。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输出单元6根据采集的检测对象的位置信息在检测进行时同步显示透射与背散射图像集成的图像。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X射线透射和背散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获取检测对象的X射线透射图像数据和X射线背散射图像数据,以及与X射线透射图像数据和X射线背散射图像数据对应的检测对象的位置信息;
S2:将检测对象的图像数据和位置信息进行处理,得到透射与背散射图像集成的图像数据;
S3:输出透射与背散射图像集成的图像。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先获取检测对象的X射线透射图像数据,再获取检测对象的X射线背散射图像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2845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