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终端屏幕唤醒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1811629833.9 | 申请日: | 2018-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094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9 |
发明(设计)人: | 张昆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泰衡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9/4401 | 分类号: | G06F9/4401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慧实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480 | 代理人: | 马友鹏 |
地址: | 518081 广东省深圳市盐田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终端 屏幕 唤醒 方法 装置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终端屏幕唤醒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应用于终端,所述终端包括显示模组和显示接口,该方法包括:在终端屏幕处于熄屏状态时,接收唤醒信号,根据唤醒信号,在唤醒进程中调用显示接口向显示模组发送退出休眠模式的退出指令,该退出指令用于指示显示模组根据该退出指令执行唤醒显示通路的唤醒操作,以使显示通路从休眠状态切换为工作状态;在发送上述退出指令时,在显示进程中将预设图像数据发送至显示模组,在检测到显示模组接收到预设图像数据和检测到显示通路处于工作状态时,将终端屏幕从熄屏状态切换为亮屏状态。采用本申请,有利于缩短终端屏幕的唤醒时间,增强用户体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终端屏幕唤醒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终端与人类的生活越来越密切,如今的终端市场已成了消费者市场,终端的性能与体验也已经成为消费者重点关注的对象。其中,终端屏幕熄屏后的唤醒速度也慢慢成为消费者评定终端性能和体验的一个标准。因此,如何在终端屏幕处于熄屏状态下,尽可能缩短屏幕的唤醒时间,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屏幕唤醒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可缩短终端屏幕的唤醒时间。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屏幕唤醒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终端,所述终端包括显示模组和显示接口,该方法包括:
在终端屏幕处于熄屏状态时,接收唤醒信号,所述唤醒信号用于指示终端屏幕从熄灭状态切换为亮屏状态;
根据所述唤醒信号,运行唤醒所述显示模组对应显示通路的唤醒进程,并在所述唤醒进程中调用所述显示接口向所述显示模组发送退出休眠模式的退出指令,所述退出指令用于指示所述显示模组根据所述退出指令执行唤醒所述显示通路的唤醒操作,以使所述显示通路从休眠状态切换为工作状态;
在发送所述退出指令时,启动显示进程,并在所述显示进程中将预设图像数据发送至所述显示模组;其中,所述唤醒进程与所述显示进程独立并行运行;
在检测到所述显示模组接收到所述预设图像数据和检测到所述显示通路处于工作状态时,将所述终端屏幕从熄屏状态切换为亮屏状态。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运行唤醒所述显示模组对应显示通路的唤醒进程之前,还可以根据所述唤醒信号,控制所述显示接口从休眠状态切换为工作状态,并控制所述显示模组上电;其中,所述在所述唤醒进程中调用所述显示接口向所述显示模组发送退出休眠模式的退出指令的具体实施方式为:在所述唤醒进程中调用处于所述工作状态的显示接口向已上电的显示模组发送退出休眠模式的退出指令,所述退出指令用于指示所述已上电的显示模组根据所述退出指令执行唤醒所述显示通路的唤醒操作,以使所述显示通路从休眠状态切换为工作状态。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可以在所述唤醒进程中调用处于所述工作状态的显示接口向已上电的显示模组发送退出休眠模式的退出指令时,获取发送所述退出指令的系统时间T0;其中,所述在所述显示进程中将预设图像数据发送至所述显示模组的具体实施方式为:在所述显示进程中获取所述显示进程的启动完成时间T1与所述T0之间的时间差,若所述时间差大于或者等于所述退出指令的第一预设生效时间,则调用所述处于工作状态的显示接口向所述已上电的显示模组发送显示指令,并在延时所述显示指令对应的第二预设生效时间后,响应所述显示指令发送预设图像数据至所述已上电的显示模组。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调用所述处于工作状态的显示接口向所述已上电的显示模组发送显示指令之前,还可以若所述时间差小于所述退出指令的第一预设生效时间,则计算出所述第一预设生效时间与所述时间差的目标差值;在延时所述目标差值之后,触发执行所述调用所述处于工作状态的显示接口向所述已上电的显示模组发送显示指令的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泰衡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泰衡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2983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