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滴液余量监控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630307.4 | 申请日: | 2018-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817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9 |
发明(设计)人: | 张晶;李华;孙秀玲;崔艳群;尹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春理工大学光电信息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M5/168 | 分类号: | A61M5/168;A61B5/0205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姜美洋 |
地址: | 130000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输液 滴速 实时监测 输液瓶 余液 输液调节装置 监测传感器 监控系统 脉搏频率 输液管 滴液 预警 体温监测传感器 传感器监测 接收处理器 墨菲氏滴管 压力传感器 预警终端 不安全 处理器 体温 安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滴液余量监控系统,包括:压力传感器,其设置在输液瓶底部,用于实时监测输液瓶内余液压强;输液滴速监测传感器,其设置在墨菲氏滴管处,用于实时监测输液滴速;脉搏频率监测传感器,其用于实时监测输液者的脉搏频率;体温监测传感器,其用于实时监测输液者的体温;自动输液调节装置,其安装在输液管上,用于调节输液管内的输液滴速;处理器,其根据传感器监测到的信息,判断输液瓶内余液重量是否达到设定的余液重量,判断当前输液滴速是否安全,并且能够控制自动输液调节装置对输液滴速进行调节;预警终端,其接收处理器发出的信息,并且在输液瓶内余液重量达到设定的余液重量时发出预警,以及在输液滴速不安全时发出预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服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滴液余量监控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输液过程中常常会发生输液速度、输液反应、针头阻塞、漏针等引起的输液问题。输液速度需要合理控制,使其在保证药物疗效的同时又避免副作用。如降血糖、降血压药物输注过快会有低血糖、低血压危险,脑水肿抢救时需快速输注甘露醇达到脱水降颅压疗效,如输注过慢则只有利尿而无降颅压作用;老年人、儿童等输注过快会引起急性心衰、肺水肿。在输液过程中会发生输液滴速过快或过慢、针头刺破血管药液外漏到皮下、液体输空没及时发现等危险给病人带来了额外的痛楚,甚至酿成医疗事故。
因此,输液过程需要进行实时监控。目前,输液过程主要由人工监控,由于值班护士人数有限,监控过程主要由病人或家属负责,稍有疏忽就不能及时发现输液的异常情况,而且由于家属缺乏经验,很难及时发现输液滴速异常。
同时,手动调节输液滴速,往往只根据常规经验进行,并不能及时根据每个输液者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调节,很容易引起患者身体不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滴液余量监控系统,其目的是监测当前输液瓶内的余液重量和当前输液速度,并且在输液瓶内余液重量达到设定的余液重量时以及在输液滴速不安全时发出预警,并且实现对输液滴速的自动调节。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滴液余量监控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目的之一是基于输液者的自身状况判断当前输液滴速是否安全,在判断输液滴速不安全时进行预警,并且根据指令将输液滴速调节至安全输液滴速;使输液过程更加安全;
其目的之二是根据药物类型及输液者自身情况,确定最适于输液者当前身体状况的安全输液速度,在保证药物疗效的同时能够提高输液者在输液过程中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滴液余量监控系统,包括:
压力传感器,其设置在输液瓶底部,用于实时监测输液瓶内余液压强;
输液滴速监测传感器,其设置在墨菲氏滴管处,用于实时监测输液滴速;
脉搏频率监测传感器,其用于实时监测输液者的脉搏频率;
体温监测传感器,其用于实时监测输液者的体温;
自动输液调节装置,其安装在输液管上,用于调节输液管内的输液滴速;
处理器,其根据传感器监测到的信息,判断输液瓶内余液重量是否达到设定的余液重量,判断当前输液滴速是否安全,并且能够控制所述自动输液调节装置对输液滴速进行调节;
预警终端,其接收所述处理器发出的信息,并且在输液瓶内余液重量达到设定的余液重量时发出预警,以及在输液滴速不安全时发出预警。
优选的是,所述自动输液调节装置包括:
固定块,其具有容置通孔;
挤压块,其可移动的设置在所述容置通孔中;
直线电机,其动力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挤压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春理工大学光电信息学院,未经长春理工大学光电信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3030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