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五价钒萃取法生成五氧化二钒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630565.2 | 申请日: | 2018-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788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7 |
发明(设计)人: | 张国良;应忠芳;郑建伟;杨帆;赵建伟;王剑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华地矿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B3/28 | 分类号: | C22B3/28;C22B34/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25000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五价钒 萃取 生成 氧化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工业提取领域,尤其涉及五价钒萃取法生成五氧化二钒的方法。包含如下步骤,调节V2O5 4~15g/L的钒溶液PH值为2.8~3.0;利用箱式混合澄清器进行萃取,所用的萃取剂为:N263,体积浓度为百分之八,癸醇为相调节剂,体积浓度为百分之二,N260溶剂油作为稀释剂,体积浓度为百分之九十;萃取条件pH值为3;反萃用质量分数5%氢氧化钠、3%碳酸钠的混合溶液;采取五价钒萃取,能使低溶度五氧化二钒得到富集(从几g/L富集到几十g/L),从而有利于沉钒,并使浸出液中的钒与绝大部分杂质分离从而代替净化工序。大大的提高了钒回收率,简化了工艺,节约了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业提取领域,尤其涉及五价钒萃取法生成五氧化二钒的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湘、鄂、豫、渝、陕、赣等地富产含钒石煤,全国探明含钒石煤储量 618. 8 ×108 t,V2O5 品位一般 为 1. 0 % 左右,总钒量达 1. 18 × 108 t,占我国 V2O5 总储量的 87 % ,超过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钒的总储 量。矿石中的钒主要分布在含钒云母中,其次为含 钒电气石、含钒高岭石,少量分布在针铁矿、赤铁矿、 碳酸盐等矿物中。石煤中的三价钒和四价钒以类质 同相形式存在于粘土矿的硅氧四面体结构中,结合坚固,只有在高温和添加剂的作用下,才能转变为可溶性的五价钒。我国从 20 世纪 60 年代开始对从石 煤中提取钒进行研究,研究了钠化焙烧、钙化焙烧、 湿法浸取等工艺,并对湿法工艺进行了相关基础理 论的研究。20 世纪 70 年代已开始石煤提钒的工业 生产,但石煤提钒生产水平至今仍比较落后。
从含钒氧化矿提取钒普遍采取焙烧----酸浸---酸沉淀---碱溶---铵盐沉淀---偏钒酸氨热解工艺流程,因存在氯化氢、氯气等有毒气体的污染、总回收率低,各地采取该技术的一些小企业迫于环境部门的压力纷纷停产。采用直接酸浸出工艺,可克服以上缺点,但五氧化二钒回收率增大的同时,杂质含量也增加;若直接对浸出液沉钒,则沉淀率只有80%- 90%,而且沉淀物中杂质含量很高,给净化和沉钒带来了极大的麻烦;若对酸浸液调整PH值分别除去杂质后再沉钒,则净化过程复杂、试剂加入量大,且五氧化二钒损失大,最多高达15%。
发明内容
发明的目的:为了提供一种效果更好的五价钒萃取法生成五氧化二钒的方法,具体目的见具体实施部分的多个实质技术效果。
为了达到如上目的,本发明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五价钒萃取法生成五氧化二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如下步骤,
调节V2O5 4~15g/L的钒溶液 PH值为2.8~3.0;
利用箱式混合澄清器进行萃取,所用的萃取剂为:N263,体积浓度为百分之八,癸醇为相调节剂,体积浓度为百分之二,N260溶剂油作为稀释剂,体积浓度为百分之九十;萃取条件pH值为3;N263对五价钒具有高选择性,浸出液在萃取之前必须进行还原处理;
反萃用质量分数5%氢氧化钠、3%碳酸钠的混合溶液;
反萃获得的物质经过沉钒、焙烧得到产品;反萃获得贫有机相,经再生处理、去除杂质后的有机相,用硫酸转型后能够返回萃取段。
采用如上技术方案的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有如下有益效果:发明提出了从酸性浸出液中回收钒,采用五价钒萃取法,采取五价钒萃取,能使低溶度五氧化二钒得到富集(从几g/L富集到几十g/L),从而有利于沉钒,并使浸出液中的钒与绝大部分杂质分离从而代替净化工序。大大的提高了钒回收率,简化了工艺,节约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进行说明:
图1为本发明工艺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华地矿业有限公司,未经陕西华地矿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3056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传输报文的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语音控制全屏播放的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