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动态分组的M2M业务资源分配方法及分配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1630595.3 | 申请日: | 2018-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750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5 |
发明(设计)人: | 胡成博;路永玲;徐江涛;陈舒;刘洋;张照辉;姜海波;高超;李鸿泽;贾骏;刘子全;徐阳;杨景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江苏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72/10 | 分类号: | H04W72/10;H04W72/12;H04W4/7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颜盈静 |
地址: | 2111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态分组 资源分配 分配系统 业务时延 邻接 混合调度算法 动态自适应 优先级调度 传输期限 传输时延 动态业务 混合调度 可变资源 算法实现 提升系统 自动轮 减小 可用 吞吐量 调度 轮流 分组 | ||
1.一种基于动态分组的M2M业务资源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
采用动态分组优先级调度方法和自动轮询机制轮流进行业务调度,根据业务所需资源进行资源分配;
其中,所述动态分组优先级调度方法以业务的延迟容忍剩余时长DTRT值为指标对请求调度的业务进行动态分组并分配相应优先级,依据业务的优先级进行调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动态分组的M2M业务资源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态分组优先级调度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在延迟约束下,以业务延迟容忍时长DTT为指标进行业务分组,;
S2:业务m到达时,将业务m的延迟容忍时长DTT值作为业务m的延迟容忍剩余时长DTRT值的初始值,并根据S1确定业务m初始所属分组nm;
S3:在一个调度周期内,若业务m未被调度,那么通过式(1)对业务m的延迟容忍剩余时长DTRT值进行动态更新;
DTRTm’=DTRTm-nm×tTTI (1)
式中,DTRTm’为业务m经过动态更新后的延迟容忍剩余时长,DTRTm为业务m的当前延迟容忍剩余时长;tTTI为一个调度周期的时长;nm为业务m当前所属分组,若业务m的延迟容忍剩余时长DTRT值减小至0,视为传输失败;
S4:当业务m的延迟容忍剩余时长DTRT值减小至属于高一优先级的分组的延迟容忍时长DTT值范围内时,业务m的所属分组上升为高一优先级分组,完成动态分组。
3.根据权利要求1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基于动态分组的M2M业务资源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态分组优先级调度方法和自动轮询机制的轮流调度周期根据最高优先级业务量与最低优先级业务量比例确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动态分组的M2M业务资源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执行完一次轮询调度后,重新确定动态分组优先级调度方法和自动轮询机制的轮流周期。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动态分组的M2M业务资源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最低优先级分组中的业务的延迟容忍剩余时长DTRT值不做更新。
6.一种基于动态分组的M2M业务资源分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业务分组模块,用于以业务的延迟容忍剩余时长DTRT值为指标对请求调度的业务进行动态分组,并分配相应优先级;
优先级调度模块,用于根据业务的优先级进行调度;
轮询调度模块,用于对业务进行轮询调度;
调度控制模块,用于控制优先级调度模块和轮询调度模块的轮流调度周期;
资源分配模块,用于给业务分配所需资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动态分组的M2M业务资源分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度控制模块根据最高优先级业务量与最低优先级业务量比例确定优先级调度模块和轮询调度模块的轮流调度周期。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一种基于动态分组的M2M业务资源分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询调度模块执行完一次后,调度控制模块重新确定优先级调度模块和轮询模块的轮流调度周期。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动态分组的M2M业务资源分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业务分组模块通过式(1)对在一个调度周期内未被调度的业务进行其延迟容忍剩余时长DTRT值的动态更新:
DTRTm’=DTRTm-nm×tTTI (1)
式中,DTRTm’为业务m经过动态更新后的延迟容忍剩余时长,DTRTm为业务m的当前延迟容忍剩余时长;tTTI为一个调度周期的时长;nm为业务m当前所属的分组;
当业务m的延迟容忍剩余时长DTRT值减小至属于高一优先级的分组的延迟容忍时长DTT值范围内时,业务m的所属分组上升为高一优先级分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江苏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江苏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3059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