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便于更换品相的琵琶有效
申请号: | 201811630914.0 | 申请日: | 2018-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6054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1 |
发明(设计)人: | 赵正巍;尹涛;孙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阳师范学院 |
主分类号: | G10D1/04 | 分类号: | G10D1/04;G10D3/053 |
代理公司: | 西安铭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23 | 代理人: | 李振瑞 |
地址: | 4550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更换 品相 琵琶 | ||
本发明属于乐器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便于更换品相的琵琶,包括:琵琶本体、品和相,品通过品连接座和第一连接机构与琵琶本体的面板可拆卸连接;相通过相连接座和第二连接机构与琵琶本体的面板可拆卸连接,品连接座包括品基板和品连接板,品基板固定在琵琶本体的面板上,品连接板固定在品的底部,品连接板设在品基板的上方,第一连接机构设在品基板、品连接板以及品的端部,相连接座包括相基板和相连接板,相基板固定在琵琶本体的面板上,相连接板固定在相的底部,相连接板设在相基板的上方,第二连接机构设在相基板、相连接板以及相的端部。本发明的琵琶能够随时快速的更换磨损的品相,并且不会损伤面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乐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于更换品相的琵琶。
背景技术
琵琶作为我国传统乐器中的佼佼者,以其优美的器形、清越的音色、以及丰富的表现力受到人们的喜爱,琵琶的上端又称“颈”部,即“相位”之处,颈的上端叠出部称“枕”,中与中下部是“品位”,相与品古代都称作“柱”,是一种音位装置,由于相与品在弹奏的过程中非常容易磨损,因此需要经常更换品和相,现有技术中的相与品都是固定在琵琶的面板上,更换的时候难度较大,多次更换会对面板造成损伤,因此本发明提供一种便于更换品相的琵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便于更换品相的琵琶。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便于更换品相的琵琶,包括琵琶本体、品和相,所述品通过品连接座与琵琶本体的面板可拆卸连接;所述相通过相连接座与琵琶本体的颈部可拆卸连接。
较佳地,品连接座包括品基板、品连接板和第一连接机构,所述品基板固定在琵琶本体的面板上,品连接板固定在品的底部,所述品连接板设在品基板的上方,第一连接机构可拆卸的连接在品基板、品连接板以及品共同的端部。
较佳地,第一连接机构包括第一连接罩和第一插接件,所述第一连接罩扣合在品基板、品连接板以及品共同的端部,所述品基板和品连接板的端部均设有第一卡接环,所述第一插接件固定在第一连接罩的内表面,所述第一插接件插接在第一卡接环内,所述第一连接罩的内侧面上设有第一凹槽,品基板和品连接板的外侧面上均设有与第一凹槽匹配的第一凸缘,所述第一凸缘与第一凹槽卡接。
较佳地,相连接座包括相基板、相连接板和用于限制相基板和相连接板分离的第二连接机构,所述相基板固定在琵琶本体的面板上,相连接板固定在相的底部,所述相连接板设在相基板的上方,第二连接机构可拆卸的连接在相基板、相连接板以及相共同的端部。
较佳地,第二连接机构包括第二连接罩和第二插接件,第二连接罩扣合在相基板、相连接板以及相的端部,所述相基板和相连接板的端部均设有第二卡接环,所述第二插接件固定在第二连接罩的内表面上,所述第二插接件插接在第一卡接环内,所述第二连接罩的内侧面上设有第二凹槽,相基板和相连接板的外侧面上设有与第二凹槽匹配的第二凸缘,所述第二凸缘与第二凹槽卡接。
较佳地,品基板上沿板宽方向均设有若干限位槽,品连接板的下表面上均设有与限位槽相互匹配的若干限位齿,所述限位槽和限位齿相互卡接。
较佳地,相基板上沿板宽方向均设有若干限位槽,相连接板的下表面上均设有与限位槽相互匹配的若干限位齿,所述限位槽和限位齿相互卡接。
较佳地,限位槽和限位齿的横截面均为直角梯形或直角三角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琵琶品相的底部设计了相应的品连接座和相连接座,满足对品和相的固定,并且在其至少一个端部设置了对应的第一连接机构和第二连接机构,第一连接机构和第二连接机构都可以垂直于面板安装或拆卸,更换过程中不会影响与之相邻的品相,实现对每个品相的独立更换,且更换方法简单易操作,无需其他辅助工具,因此本发明的琵琶能够随时快速的更换磨损的品相,并且不会损伤面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阳师范学院,未经安阳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3091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