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受电设备识别电路、识别受电设备的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1632191.8 | 申请日: | 2018-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126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6 |
发明(设计)人: | 徐家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展扬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50/00 | 分类号: | H02J50/00;H02J50/8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慧实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480 | 代理人: | 马友鹏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自由贸易试***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受电设备 充电单元 电荷转移单元 电荷量 无线充电设备 存储 电荷释放单元 电路 金属外壳 电荷 充电 存储电荷量 电荷释放 释放 申请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受电设备识别电路、识别受电设备的方法及系统,所述电路包括:充电单元,电荷转移单元,电荷释放单元,金属外壳;充电单元充电后存储的电荷量为Q;充电单元还用于将电荷量为Q1的电荷释放到电荷转移单元,电荷转移单元用于存储电荷量为Q1的电荷,其中,Q1小于等于Q;电荷释放单元用于释放电荷转移单元存储的电荷;金属外壳用于表征充电单元存储的电荷量由Q变为Q‑Q1,充电单元存储的电荷量的变化用于无线充电设备识别受电设备,以使无线充电设备在识别出受电设备后对受电设备充电。通过本申请,可提高无线充电设备识别受电设备的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充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受电设备识别电路、识别受电设备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用电设备对供电品质的不断提高以及对特殊场合、地理环境的供电,使得接触式电能传输方式不能更好的满足用户的需要,无线充电技术应运而生。无线充电技术是指完全不借助电线,利用电磁波能量为受电设备充电的技术。当受电设备放置在无线充电设备上时,无线充电设备需要对放置在其表面上的受电设备进行识别,例如,受电设备为手机,只有在无线充电设备正确识别出受电设备的情况下,无线充电设备才会对受电设备进行充电。
现有技术中,无线充电设备识别受电设备的过程具体为:在受电设备这一侧安装磁铁,当无线充电设备感应到磁铁后,无线充电设备为受电设备充电。若在无线充电设备上放置的受电设备为磁铁,无线充电设备识别出磁铁后,为磁铁充电。然而,这里所涉及的磁铁并非正确的受电设备。由此可以看出,无线充电设备识别受电设备的精度不高,容易出现无线充电设备误判受电设备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受电设备识别电路、识别受电设备的方法及系统,可提高无线充电设备识别受电设备的准确性。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受电设备识别电路,该电路应用于受电设备,该受电设备还包括金属外壳,所述金属外壳用于与无线充电设备直接接触,所述电路包括:充电单元、电荷转移单元、电荷释放单元和金属外壳;
其中,所述充电单元的第一端接收工作电压Vi,所述充电单元的第二端与所述金属外壳相连,所述充电单元的第三端与所述电荷转移单元的第一端相连,所述工作电压Vi用于为所述充电单元充电,所述充电单元充电后存储的电荷量为Q;
所述电荷转移单元的第二端接地,所述充电单元还用于将电荷量为Q1的电荷释放到所述电荷转移单元,所述电荷转移单元用于存储所述电荷量为Q1的电荷,其中,Q1小于等于Q;
所述电荷释放单元的第一端与所述充电单元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荷释放单元的第二端与所述电荷转移单元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电荷释放单元用于释放所述电荷转移单元存储的电荷;
所述金属外壳用于表征所述充电单元存储的电荷量由Q变为Q-Q1,所述充电单元存储的电荷量的变化用于所述无线充电设备识别所述受电设备,以使所述无线充电设备在识别出所述受电设备后对所述受电设备充电。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上述受电设备识别电路,受电设备的金属外壳可以表征受电设备识别电路中的充电单元存储的电荷量的变化,该电荷量的变化用于无线充电设备识别受电设备,以使无线充电设备在识别出受电设备后对受电设备充电,可提高无线充电设备识别受电设备的准确性。
可选的,所述充电单元包括依次相连的开关S2、开关S4以及存储电容C1;
电荷转移单元包括依次相连的存储电容C2和开关S1;
电荷释放单元包括依次相连的所述开关S2、开关S3、所述开关S1以及所述存储电容C2;
其中,所述开关S2的第二端与所述开关S4的第一端相连;
所述开关S4的第二端与所述存储电容C1的第一端相连;
所述存储电容C1的第二端与所述受电设备的金属外壳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展扬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展扬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3219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线路保护测控及进线备自投装置
- 下一篇:无线功率传输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