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雾计算虚拟容器的无线接入网络构建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632695.X | 申请日: | 2018-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1945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0 |
发明(设计)人: | 徐海东;王艳楠;周明拓;李凯;李剑;张武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无线通信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H04W16/18 | 分类号: | H04W16/18;H04W28/08;G06F9/455 |
代理公司: | 北京汲智翼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1 | 代理人: | 陈曦;陈丽 |
地址: | 20121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计算 虚拟 容器 无线 接入 网络 构建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雾计算虚拟容器的无线接入网络构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一组互通的雾计算节点和核心网相连,构成无线接入网络架构;在每一个雾计算节点上部署虚拟容器;虚拟容器包含静态容器和动态容器;其中,静态容器固定在本地雾计算节点上;动态容器在不同雾计算节点之间进行迁移。该方法对无线接入功能模块进行了合理划分,提出了基于虚拟容器的无线接入网络架构,具有符号处理与比特处理分离、用户面与控制面分离、动态容器与静态容器分离、调度独立等特点,具有隔离度高、扩展性好等显著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雾计算虚拟容器的无线接入网络构建方法;属于智能计算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传统的无线接入网络基于独立宏基站的思路构建,或者是基于云计算资源池的方式构建,这种接入网络被称作云接入网络(Cloud Radio Access Network,简称Cloud-RAN)。前者基于专用的硬件设备和电信软件,后者是对前者的改进,需要搭建专门的集中部署的云计算平台。Cloud-RAN具体架构如图1所示。
对于无人驾驶、工业自动化等需要低时延传输、高可靠连接的业务来说,现有的Cloud-RAN技术并不能满足其要求。Cloud-RAN的基带处理模块集中在云端,这就使得上行的IQ采样数据必须通过CPRI接口传至云端处理,再从云端通过CPRI接口下传下行的IQ采样数据。CPRI接口的数据量一般是实际数据的几十倍,时延也非常大。
雾计算(Fog Computing)最早由思科(Cisco)公司提出,在该模式中数据、处理和应用程序集中在网络边缘的设备中,而不是几乎全部保存在云中,是云计算(CloudComputing)的延伸概念。雾计算移动性好,手机和其他移动设备可以互相之间直接进行通信,信号不必到云端甚至基站去绕一圈,支持很高的实时性。物联网发展的最终结果就是将所有的电子设备、移动终端、家用电器等一切都互联起来,这些设备不仅数量巨大,而且分布广泛,只有雾计算才能满足,现实的需求对雾计算提出了要求,也为雾计算提供了发展机会。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基于雾计算虚拟容器的无线接入网络构建方法。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的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雾计算虚拟容器的无线接入网络构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一组互通的雾计算节点和核心网相连,构成无线接入网络架构;
在每一个雾计算节点上部署虚拟容器;
所述虚拟容器包含静态容器和动态容器;其中,静态容器固定在本地雾计算节点上;动态容器在不同雾计算节点之间进行迁移。
其中较优地,雾计算节点和雾计算节点之间通过网络互连。
其中较优地,所述静态容器包括采样和符号处理容器;所述采样和符号处理容器负责物理层底层采样信号和符号数据处理;
在每一个雾计算节点上设置有一个采样和符号处理容器。
其中较优地,所述静态容器还包括媒体介质控制容器;所述媒体介质控制容器负责用户的调度;
在每一个雾计算节点上设置有一个媒体介质控制容器。
其中较优地,所述媒体介质控制容器支持动态容器的创建与释放。
其中较优地,所述动态容器包括比特数据处理容器、用户面处理容器和控制面处理容器;
所述比特数据处理容器负责物理层高层比特数据处理;
所述用户面处理容器负责用户面数据处理;
所述控制面处理容器负责控制信令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无线通信研究中心,未经上海无线通信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3269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